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建动态 > 正文

石榴花开籽籽同心,民族团结文化织锦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技艺展

石榴花开籽籽同心,民族团结文化织锦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技艺展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铸牢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展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技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非遗文化,学校面向全同学征集传统技艺作品请大家一起来欣赏参赛作品吧!

【编制作品】

v 作品名称:《中国梦》

作者:工艺美术学院陈海悦

指导老师:俞丽丽

作品含义:《中国梦》运用了72种颜色的纸条,通过卷捏粘拼,形成了装饰画。丰富的色彩不仅增加了视觉的冲击力,也寓意着祖国的繁荣昌盛和多彩生活。以“中国梦”为主题,通过不同的图案元素,如党旗、党徽、天安门等,明确表达了对于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的庆祝之情,以及祖国繁荣富强的美好愿景。


v 作品名称:《凤凰识花团扇》

作者:烹饪科技学院李莹、高润蓉、王思琪、王星悦

指导老师:董芝杰

作品含义:《凤凰识花团扇》采用的是湖北英山的非遗缠花手法,整个扇面由凤凰、山水等元素结合而成,凤凰象征着祥瑞、美好,这只缠花作品生动的表现了彩凤飞翔时的状态,栩栩如生,也完美的体现了缠花这项非遗艺术“小巧精活”的特点。寓意:“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在《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中用这句诗表达了对恋人的思念,而两人彼此心意相连,也满是对对方的思恋之情。该团扇满含祝福美满之意。


【剪纸作品】

v 作品名称:《奋斗青年》

作者:工艺美术学院徐彤

指导老师:阚飞翔

作品含义:作品中将“奋斗青年”的汉字元素与扬州的地方特色和传统文化相结合进行设计。剪纸中融入了扬州当地的文化元素和建筑元素,如扬州早茶文化、三湾公园中的剪影桥、白塔、高明寺、红船文化、大运河博物馆和大运塔等元素;这些元素融入清廉的荷花,坚韧的青松,高洁的梅花等花卉题材,使得画面重新构成新的秩序,同时也暗含运河文化滋养下的扬州青年更需要高尚的品德才能立身;而高铁和谐号、导弹、C919飞机、火箭等元素指祖国发展繁荣昌盛,青年在新时代祖国的怀抱下,须以奋斗才能书写自己的篇章。



v 作品名称:《中国梦》

作者:工艺美术学院林正奎

指导老师:张晶晶

作品含义:作品中将“奋斗青年”的汉字元素与扬州的地方特色和传统文化相结合进行设计。剪纸中融入了扬州当地的文化元素和建筑元素,如扬州早茶文化、三湾公园中的剪影桥、白塔、高明寺、红船文化、大运河博物馆和大运塔等元素;这些元素融入清廉的荷花,坚韧的青松,高洁的梅花等花卉题材,使得画面重新构成新的秩序,同时也暗含运河文化滋养下的扬州青年更需要高尚的品德才能立身;而高铁和谐号、导弹、C919飞机、火箭等元素指祖国发展繁荣昌盛,青年在新时代祖国的怀抱下,须以奋斗才能书写自己的篇章。


美术作品

v 作品名称:《窗》

作者:旅游管理学院王婉

指导老师:周建祥

作品含义:这幅作品以“窗”为核心,通过扬州著名的花窗来看扬州的历史的发展。在画面中,在花窗内放了从古到今扬州的地标性建筑,体现了扬州向新时代的发展。色彩的运用用由从明到暗,营造出了由近到远,由今到古的层次变化。线条的处理也比较柔和,左上与右下还有桃花和绣球来点缀,尽显扬州春景的美好整体形象。游客在欣赏作品的同时,可以感受扬州的美好。 



v 作品名称:《水韵江南,人文荟萃》

作者:旅游管理学院沈语馨

指导老师:周建祥

作品含义:《水韵江南 人文荟萃》是一幅展现江南独特魅力与深厚人文底蕴的国画作品。作品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美景。近景桃花绚烂,中景房屋依河,远景小桥房屋迷蒙。尽显江南人文魅力。

它让观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江南地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人文魅力。



泥塑作品

v 作品名称:《冲锋》

作者:工艺美术学院周茗慧

指导老师:徐思思

作品含义:泥塑作品构成上为拿着冲锋号的一只手,将冲锋号的号管做成枯木,象征战火时的黑暗,将号头做成长出萌芽开出花,象征黎明,代表从黑暗冲向黎明。在最后的设计上,作品也并没有进行打磨,粗糙的痕迹代表光辉的伤,永不磨灭。



书法作品

v 作品名称:沁园春·长沙

作者:旅游管理学院王子文

指导老师:李彧琦

作品内容: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v 作品名称:《中华传统美德》

作者:经济管理学院张鹤骞

指导老师:刘娅

作品内容: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勤则不匮敏则有功。

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本次活动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展示才华的平台,帮助同学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为浓厚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校园氛围,为进一步增强“五个认同”添砖加瓦!


Copyright © 2019 江苏旅游职业学院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ceived 苏公网安备 32100102010138号
地址:江苏省扬州市毓秀路88号 邮编:225000 电话:0514-87431881 传真:0514-87431883 邮箱:service@jstc.edu.cn

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