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速递

当前位置: 马院首页 > 党建工作 > 正文

党建工作

“苏韵清旅”廉政文化建设月之周恩来廉政家风故事连载:因为淮安还有我两个母亲的坟

周恩来的生母名叫万冬儿,人称万十二姑。周恩来在1946年接受美国记者李勃曼采访时,曾深情地回忆说:“我的母亲长得很漂亮,为人善良,生了三个孩子——我和两个弟弟。现在,一个弟弟已死,一个弟弟尚在……”生母去世时周恩来只有9岁。从上面周恩来的追忆中不难看出他对生母的怀念之情。

在周恩来出生后,因他的叔父周贻淦去世,所以按照当时传统习惯将他过继给叔父,由守寡的叔母陈氏抚养。陈氏受过教育,不仅能作诗文,在周恩来56岁时就给他讲《天雨花》《再生缘》等书中的故事,这些也给周恩来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在留学日本时的日记中就记载有读母亲(嗣母陈氏)诗文并引起思念的文字:“我把带来的母亲亲笔写的诗本打开来念了几遍,焚好了香,静坐一会儿,觉得心里非常的难受,那眼泪忍不住的要流下来……想起来时光容易,墨迹还有,母亲去世10年了,不知还想着我这儿子没有?”这多情的文字,今日读来仍是令人动容。

可惜,周恩来的生母和嗣母在他11岁之前就已相继去世。在以后漫长的岁月里,周恩来多次提到过这两位母亲。“嗣母终日守在房中不出门,我的好静的性格是从她身上承继过来的,但我的生母是个爽朗的人,因此,我的性格也有她的这一部分。”应该说周恩来这些话分析得很有道理。后来,1946年周恩来在重庆又曾对记者说:“38年了,我没有回家,母亲墓前想来已白杨萧萧,而我却痛悔着亲恩未报!”“直到今天,我还感谢母亲的启发,没有她的爱护,我不会走上好学的道路。”19501月,周恩来在一次为党内外干部作报告时也提到过母亲:“19465月,我从重庆到南京,南京离我的老家淮安只有300多华里,我很想回去看看。因为淮安还有我的两个母亲的坟……”说到这里,他禁不住声音哽咽、两眼盈满泪水。可是,因为周恩来当时所处的环境和身份,不便回乡,留下终生的遗憾。

除了这两位母亲,周恩来小时候还有一位乳母。这位周恩来称为“蒋妈妈”的善良女性也给周恩来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周恩来到天津读书后,她还曾借了高利贷做路费去天津看望过周恩来。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多次向淮安赴京的亲友打听过蒋妈妈和她后代的情况。

 


Copyright © 2019 江苏旅游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09014956号苏公网安备 32100102010121号
邮编:225127 电话:0514-87436883 传真:0514-87436883 邮箱:mkszyxy@jstc.edu.cn 地址:江苏省扬州经济开发区毓秀路88号

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