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的重要指示精神,2025年3月,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以“传承红色基因、发现身边榜样”为主题,面向全校大一学生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
深挖红色资源,激活青春信仰
活动中,学生围绕运河红色人物、身边榜样及红色电影展开演讲。有同学以“运河上的革命火种”为题,生动讲述了运河沿线革命先辈的奋斗故事,将历史场景与当代青年的责任担当紧密结合;亦有学生聚焦身边榜样,分享“校园志愿服务先锋”“技能大赛国奖获得者”等真实案例,展现平凡中的伟大……

师生共评共研,深化育人实效
在互评环节,同学们从内容深度、语言表达、情感传递等维度展开讨论,现场气氛热烈。教师团队结合学生表现,从“历史逻辑与时代价值”“道德认知与实践转化”等角度进行总结点评,强调“红色基因是青年成长的根与魂,榜样力量是砥砺品格的灯塔”。活动结束后,学生需进一步修改演讲稿并提交电子作业,教师将通过等级评定,形成实践教学的闭环管理。

创新思政课堂,构建育人新范式
本次实践教学是马克思主义学院推动“大思政课”建设的创新举措之一。通过“主题演讲+互动互评”的模式,将抽象的理论教育转化为青年话语体系下的生动实践,从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认同。
传承红色基因,发现身边榜样,既是青年成长的必修课,更是新时代思政教育的重要使命。马克思主义学院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深化“课程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协同机制,引导青年学子在红色精神滋养中坚定理想信念,在榜样力量感召下勇担复兴重任。
撰稿:李炳懿
图片:唐月慧
审核:李淑玥、路程舒、汤元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