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速递

当前位置: 马院首页 > 教学科研 > 教学改革 > 正文

教学改革

【主题教育·实践篇】学“两山”理论,看乡村振兴 ——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最美渔村”实践教学活动纪实

为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扎实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走深走实、见行见效、入脑入心,使师生真正做到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得,共同致力美丽中国建设,521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王晓莹、石磊和柳玉婷带领云计算专业、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导游专业、艺术设计专业、中西面点工艺专业和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共61位学生代表前往“最美渔村”沿湖村开展实践教学活动。

 

一、启程:最美渔村初印象

烈日当头,但师生的热情不减。前往沿湖村的途中,经过前期的资料收集和充分学习,学生代表对沿湖村的概况进行简要讲述。“最美渔村”渔歌唱晚、闲适怡人的初印象深深地烙印在大家的脑海中。

 

二、第一站:渔家文化同参观

下午一点半左右,师生顺利到达沿湖村。大家跟随讲解员依次游览渔溪栈道、渔文化博览馆和文旅船,漫步欣赏沿湖村的自然美景、乡村风貌,深入了解沿湖村的发展历史、民间传说、传统习俗、精彩活动和获得的各种美誉称号,登上住家船,亲身体验以船为家、以湖为伴的渔家风情,感受浓厚的“渔文化”。

此外,沿湖村处处可见党建宣传标语、展板,将红色基因和乡村旅游结合起来,焕发乡风文明新气象。

 

三、第二站:传统风情深体验

随后,师生参观渔家书房、渔文化手工坊,对独具特色的当地特产和文创产品有了初步了解,切身体会沿湖村打造文化渔村推动乡村旅游的有效举措。

 

 

四、第三站:水上风光共观赏

“三十六陂帆落尽,只留一片好湖光”。天公作美,骄阳隐去,青空澄澈。师生共登邵伯湖大堤,远望汤汤湖水,感受扑面劲风。在享受水上风光之余,大家也注意到湖面干净、毫无杂物,这有赖于沿湖村为守护邵伯湖所作的诸多努力。

 

五、第四站:特色旅游来感受

最后,师生前往特色民宿休整。学生纷纷结合自身专业,进行深度体验,探寻经验、挖掘亮点、发现不足、提出建议,在感受沿湖村为推动乡村振兴的有效举措的同时,学以致用,为沿湖村的美好明天增墨添彩。

 

213中西面点工艺6班的戴玉霞同学表示:“沿湖村从飘零的船只到岸上的小楼房,从靠水吃水的捕捞行业到乡村旅游、网络直播行业,沿湖村渔民们的生活正一步步发生着改变。他们用自己的行动改造着这个村落,也改造着自己的未来。”

 

213导游1班建议组全体同学结合专业知识,为助力沿湖村发展提出3点建议:“一是树立品牌意识,打造特色品牌。可以搭建沿湖村与高校、企业合作的桥梁,聘请专家对沿湖村的乡村旅游品牌建设提供长期专业指导。二是加强沿湖村品牌营销力度。充分发挥传统媒介的作用,综合运用新兴媒体进行宣传,并争取加入‘扬州旅游联卡’等。三是完善相关配套设施建设。打造更多精品民宿,积极培育餐饮‘名片’企业,健全内部公共设施。”

 

带队柳玉婷老师充分肯定此次实践教学活动效果,指出:“‘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此次实践教学活动将理论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有机结合,使学生在体验渔家文化的过程中,准确把握‘两山’理论的内涵要义,深刻领会乡村振兴的重大意义,牢固树立结合专业所学积极参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心和信心,是一次入脑入心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更是一次别具特色的专业实践。”

 

撰稿:柳玉婷

图片:柳玉婷

审核:谢宇、汤元军、唐月慧

 


Copyright © 2019 江苏旅游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09014956号苏公网安备 32100102010121号
邮编:225127 电话:0514-87436883 传真:0514-87436883 邮箱:mkszyxy@jstc.edu.cn 地址:江苏省扬州经济开发区毓秀路88号

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