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提升课程育人实效,7月2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研室开展集体备课研讨活动。主备教师围绕“讲深、讲透、讲活”三大核心目标,结合专业特色与技术赋能展开阐述,为思政课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思路。


在“讲深”层面,主备教师紧扣教材核心,提出聚焦“重点问题”——以“邓小平理论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为例,通过剖析“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是什么”“为什么说这个问题是首要的,而且是基本的”等子问题,引导学生从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层面深化理解;在“讲透”层面,针对所教专业学生疑问展开调研,将专业案例融入教学,用“芯片研发突破”阐释科技自立自强,用“国潮崛起”解读文化软实力,实现“专业适配”的精准教学;在“讲活”层面,创新采用“情境模拟+翻转课堂”模式,设计“假如我是改革设计师”“家乡的改革开放印记调研”等实践任务,让学生在角色代入中深化理论认知。
在大数据与AI助力教学革新方面,与会教师认为,要依托学校教学平台,实时分析学生课前预习数据,精准定位学习难点;利用AI生成可视化图谱,将抽象理论转化为动态数据图表;通过虚拟仿真技术还原“改革开放决策过程”,让学生“沉浸式”感受历史选择。
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从“单向讲授”到“双向互动”,集体备课研讨让教师们更清晰地认识到:思政课既要“有意义”,也要“有意思”。此次研讨通过“问题导向+专业适配+技术赋能”的三维设计,为思政课教学改革提供了实施路径,下一步将持续深化改革探索,借助AI赋能融合创新,打造更具吸引力和实效性的思政课堂。
撰稿:马传静
图片:马传静
审核:李淑玥、路程舒、梁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