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打造高精尖水平思政课。”
“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老师要用心教,学生要用心悟,达到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
……
习近平总书记4月25日上午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发表的重要讲话为新时代思政课建设指明了方向。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人大的重要讲话精神,江苏旅游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以“强化思政课改革创新 做立德树人‘大先生’”为主题进行了深入的学习和交流。
副院长(主持工作)唐月慧率先在线上开设了一节“云”上抗疫思政公开课,全体马院教师在线进行了学习和观摩。唐月慧认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人民大学的重要讲话精神关键要见行动。思政课教师要“心怀国之大者”,关心国家大事、关注社会民生、关爱学生身心发展。疫情当下,要想学生之所想、解学生之所惑,利用信息化教学资源和手段,正确引导学生认识防控形势、落实防控要求,锤炼品格意志。思政课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努力做到“八个相统一”,不断提升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和针对性。
副院长汤元军就思政课建设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思政课教师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思政课教师要深刻把握思政课的本质,不断推进思政课的教学改革创新,在“做得好”上下功夫,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努力打造高精尖水平思政课,为培养勇担时代使命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
“概论”教研室主任朱敏围绕“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谈了自己的理解,她认为思政课教师在教学中要讲清楚三方面的道理: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大道理。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党的灵魂和旗帜。必须经常讲、反复讲;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硬道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必须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才能在中华大地上落地生根,永葆生机与活力。尤其要讲清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尤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最新理论成果的内在逻辑、精神实质、重大意义;三是运用理论解决具体问题的实道理。在思政课堂上,要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分析当今时代形势、自身实际问题,让真理的光芒照亮学生前行的道路。
青年教师刘兴认为,思政课教师要不断强化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深入研究,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强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强化对新时代高职院校学生群体特征的研究,要把“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教育根本问题贯穿在教学、科研的全过程,把教学中的问题作为课题来研究,以科研促教学,更好地提升课堂教学的思想性、学理性和说服力。
青年教师马传静觉得自己作为一名“80后”思政课教师、一名青年党员,应该始终坚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立教,立德树人,守教育正气,重言传身教,想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自己首先就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增强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自觉,不断加强自身修养,锤炼品格意志,以模范行为影响和带动学生。
新教师谢宇表示,一定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教育工作者的期望和要求,向思政大家、名师学习,向学院资深老教师学习,向身边的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学习,立足学生、关心学生、热爱学生,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实干笃行,努力成长为新时代优秀的思政课教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