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评价 > 正文

媒体评价

《扬州日报》刊发我校专题报道



江苏旅游职业学院创办于1959年,是一所以扬州“三把刀”专业为特色的旅游类高职院校。多年来学校从现代职教特质出发,立足于扬州地方特色,以彰显烹饪技能、旅游文化、非遗工艺为重点,致力于打造“三把刀·匠”文化,培养的学生遍布海内外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有力地服务社会经济发展。

强化“四精”

构建“三把刀·匠”文化建设体系

该校是国内首个将“三把刀”技艺传承由殿堂转入学堂、由以师带徒转为校园传承的学校。在六十余年的办学历史中,学校凝练出扬州“三把刀·匠”文化的核心要义:精细、精准、精致、精彩。

围绕“三把刀·匠”,学校构建了“一二三四”校园文化建设体系,完成了“一体两翼”“三把刀·匠”文化品牌的塑造。

“一二三四”校园文化建设体系:“一”即一个主题:匠心文化;“二”即两大重点:匠德、匠能;“三”即三个文化:明德尚能、志行高远的学校文化;博学善导、正德厚生的教师文化和德技并修、知行合一的学生文化;“四”即四大主题文化园:伊尹园、墨子园、工匠园、双创园。

“一体两翼”“三把刀·匠”文化品牌,一体:即以匠心为引领,坚定职业理想,“择一事,终一生”;两翼:即强化匠德塑造、匠能培育,弘扬高尚职业道德,“厚于德,诚于信”;强化职业技能提升,“精于技,强于能”。一体两翼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构筑鲜明文化形象,传承发扬了精细、精准、精致、精彩“三把刀”工匠文化,潜移默化中引领学生成长。

突出“四特”

明确“三把刀·匠”文化建设导向

体现时代特征。学校文化建设注重把握时代脉搏、体现时代要求。在精神文化层面,提出了“质量立校、特色兴校、创新强校”的发展理念,“示范性、地方性、特色性、国际性”的发展方略,“特色鲜明、行业知名、学生慕名、社会美名”的发展目标;在物质文化层面,注重现代信息技术和手段的运用,强化立体呈现和自动化、智能化管理水平;在活动文化层面,突出创新创业精神的弘扬。

立足职教特质。学校以“三把刀·匠”文化为主题,聚焦工匠精神,在环境文化建设上彰显职业特点,在制度文化建设上体现职业要求,在行为文化建设上展示职业风范,通过系统构建,努力培养师生良好的职业态度、职业意志、职业道德、职业品质、职业能力等,为实现学校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无缝对接创造了条件。

融入地方特色。扬州是“世界运河之都”“世界美食之都”“东亚文化之都”、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具有传统特色的风景旅游城市,是“三把刀”文化的滥觞。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上充分吸收扬州地方文化因子,在内容上以扬州“三把刀”文化为主题主线,在景观布置上,将墨子、伊尹、“三把刀”雕塑引入校园,在总体建筑风格上,集萃扬州园林精华,体现了鲜明的扬州地方特色。

彰显专业特点。学校以“三把刀·匠”文化为统领,立足学校实际,充分凸显学校专业特点。一方面挖掘专业内涵、展示专业历史、开发专业文化、凝练专业誓词、提升专业素养;另一方面,营造专业氛围,传承专业精神,构建专业认同等延伸效应。烹饪科技学院的“勤”文化、旅游管理学院的“礼”文化、工艺美术学院的“艺”文化、国际商务学院的“儒”文化、经济贸易学院的“诚”文化、信息工程学院的“智”文化等,无不彰显着鲜明的专业特点。

围绕“六维”

丰富“三把刀·匠”文化建设内容

做好物质文化建设。学校按“校园即公园、建筑即景点、情境即学境”的理念进行整体建筑设计,青砖黛瓦古朴典雅,小桥流水错落有致,与古城扬州和谐交融,成为扬州新的旅游文化“名片”。马踏飞燕、墨子、鲁班、伊尹、孔子游学等多组雕塑,鲜明体现学校专业特色。以扬州“三把刀·匠”文化为主题,在各主体建筑内(教学楼、图书馆等)建设廊道文化,在公共区域建设红色文化,在教室内建设班级文化,在实训室建设专业文化,在校园道路两旁建设道旗文化,让校园每一面墙、每一棵树都成为文化宣传阵地。

注重精神文化建设。学校紧密结合扬州鲜明地域特色、职教特质和学校开设的专业特点,提炼“一训三风”。校训:明德尚能、志行高远;校风:兼爱尚贤、立己达人;教风:博学善导、正德厚生;学风:德技并修、知行合一。设计符合学校特点、专业特色的校徽,圆形造型,寓意旅院人旅行天下;蓝色基调,突出旅游业生态特征;五亭桥剪影宛如“人”字,凸显“成才”“成人”的两大主题,寓意学生个人的全面发展。打造“三把刀·匠”文化六种精神:一丝不苟的认真精神,勤奋刻苦的钻研精神,精益求精的务实精神,脚踏实地的进取精神,持之以恒的坚守精神,匠心独运的创新精神。

完善制度文化建设。尊重职业教育规律,确定办学理念、理清办学思路、谋划发展路径,并根据高质量发展需要,依照高校建设标准,梳理出党建、教学、学工、后勤等各项制度,明确管理责任,细化管理过程,提升学校治理能力和水平。

突出专业文化建设。展示专业历史,培养专业兴趣。深入挖掘扬州“三把刀”发展史和专业内涵,通过“扬州厨刀发展史”、“扬州修脚刀发展史”、“扬州理发刀发展史”等专业发展史的树立,挖掘历史典故、追溯文化渊源、拓展专业知识;凝练专业誓词,提升专业素养。以工匠精神为基础,组织师生提炼专业核心素养,如烹饪专业的“勤”文化、旅游专业的“礼”文化、经贸专业的“诚”文化等;对接企业生产,强化专业实效。将企业生产和企业文化引进校院,围绕“三把刀·匠”文化,建设专业实训室文化,重点打造淮扬菜博物馆、金牌导游工作室和非遗文化体验中心,让工匠文化在专业实训中得到充分体验。

强化活动文化建设。依托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和省市职教周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三把刀·匠”文化活动。邀请企业行业专家进校园开设专题报告、举办专业技能大比武活动、举办专业作品展、开展大学生文化艺术节和读书节等活动,以活动文化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素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高技能服务型人才。

开展双创文化建设。以创新创业学院为主体,依托“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和挑战杯创新创业大赛平台,将扬州“三把刀·匠”文化精神内涵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在宿舍区域开辟学生创业园,开展创业园入驻项目选拔大赛,开设GYB、SYB创业培训班,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以课程体系建设、实体项目建设、创业基金建设、创业孵化器建设等为载体,推动创新创业健康发展,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并取得明显实效。

形成品牌

“三把刀·匠”文化助推人才培养

建成“三把刀·匠”文化体系。针对扬州地方特色,结合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需求,学校坚持将“三把刀·匠”文化和专业建设相结合,以文化人,着力打造“职教特质、地方特色”的校园文化,形成了以“三把刀·匠”文化为核心,二级学院一院一品共建的校园文化体系。学校先后被表彰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德育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并在江苏省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比赛中取得奖项15个,在全国文明风采竞赛中获得奖项896个。

凸显“三把刀·匠”文化特质。对扬州而言,扬州“三把刀”闻名世界;对学校而言,“三把刀·匠”文化融入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成效显著。对学生进行传统工匠文化教育,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完善了知识结构,厚植了传统文化底蕴,为学习专业奠定坚实基础,还培养了学生的人文精神,提高了学生的道德修养,增强了社会责任感。近年来,学生立足扬州“三把刀”专业,在全国、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上争金夺银,获全国技能比赛金奖18个。学生积极参加志愿服务,在江苏省第十九届运动会、中非合作论坛、世界运河城市论坛、世界园艺博览会等重要活动中表现突出,学校获江苏省青年志愿服务事业贡献奖。

提升“三把刀·匠”文化影响。历经多年的探索与实践,“三把刀·匠”文化的辐射作用和影响力不断扩大。学生以“匠心浓、匠能强、匠德好”深受用人单位欢迎,毕业生遍布全国及海内外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学校成为中共中央办公厅、中共中央组织部、外交部、北京人民大会堂等单位服务人才培养基地。“三把刀·匠”文化成果分别在全国德育工作、全国班主任工作与师德建设、全国校园文化建设、全省“双创”教育、全省劳动教育等现场会上进行交流推广,来自全国全省350多所学校的1300余名教师听取了成果介绍。省市多家媒体对学校“三把刀·匠”文化建设经验进行了报道,学校被誉为“有文化、有精神、有特色”的“三有”学校。

    新闻链接:http://www.yzrb.com/yzrb2/pc/layout/202111/18/node_A08.html

电话:0514-87431881 地址:江苏省扬州市毓秀路88号 邮编:225000苏公网安备 32100102010142号
Copyright © 2021 江苏旅游职业学院江苏省新建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评估工作专题网站 All rights recei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