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青年网扬州10月21日电(通讯员 孙虹)江苏旅游职业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充分开发、挖掘、利用校内外各类平台,依托三大载体,全面构建体验式、参与式、生存式的劳动实践育人体系。
2021年10月1日国庆节当天,江苏旅游职业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的志愿者们用他们特别的方式献礼祖国。团队志愿者们深入农村,前往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板浦镇的为当地乡镇农民提供志愿服务,帮助他们进行农活,与他们共享丰收的喜悦。
志愿者们走访了村庄里的多户农家,询问他们现在和以前比,劳作方式、种植技术有哪些变化。村民们告诉志愿者,现在种植大多机械化。播种有播种机,收割有收割机,除草打药有无人小飞机。在和村民们说出志愿者们的来意后,他们很是热情,领着同学们去了他们的“种植基地”。一望无垠的稻田里已经蓄满了稻穗,再过一个月左右便是收获的时刻。
就在不远处的玉米地里正热火朝天的忙碌着,原来是农民们正在忙活着收割玉米地的玉米,丰收的喜悦感染着志愿者们,他们或是观察,或是请教,很快便掌握了掰玉米、运玉米以及脱玉米的要领,为了能够亲身体验农业劳动,学生志愿者们主动要求加入收割队伍中去,对于很多都是第一次接触农活的学生志愿者来说,虽然收割玉米的工作非常辛苦,但是他们每一位的脸上都洋溢着丰收喜悦。
收割完成之后,学生志愿者们还帮助当地村民将数千斤重的玉米运输到村民家中,利用一下午的时间将数千斤的玉米脱粒,协助村民将数不清的玉米粒铺满这个打谷场进行晾晒。通过实际参与农业生产活动,学生志愿者们切身感受了农民的辛劳,更加深切地感受到“粒粒皆辛苦”的人生道理,在劳动中学习,在劳动中感悟,在劳动中有所得。
除了帮助村民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体力活,志愿者们还为村民们普及了疫情防控知识、生态环境建设知识、卫生知识以及网络安全知识等等,学生志愿者们不厌其烦地反复提醒村民们干完农活回家要记得消毒,不要焚烧秸秆。让志愿者们欣喜的是,村民们笑着说,现在他们都不焚烧秸秆啦,直接让收割机粉碎带走,每亩地不仅可以多赚一百多元钱,还大大的减少了他们的负担。对于这种变化,学生志愿者们又一次在实践中感受了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际成果。
与此同时,江苏旅游职业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的另一支志愿者小分队也充分利用暑期,前往兴化市唐刘沁香园花卉园。在当地,学生志愿者们了解到今年受疫情影响,花卉园收入不是特别理想,许多鲜花积压在仓库。
志愿者小分队队长陈宇祥说:“作为从乡村出来的大学生,一直盼望着能亲自走进现代化的田园,一睹高效农业、生态园区的风姿,同时为家乡企业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
志愿者小分队一是充分利用实践机会,认真落实劳动教育精神,促进以劳健体、以劳育美,认真跟工作人员学习花卉修剪技术,松土除草技术等等。另一方面,志愿者小分队充分利用经济管理学科背景,给花卉园及周边商家献计献策,学生志愿者们现场协助商家开通电商销售平台,并教授一些电商销售运营的有效技巧,并且建议商家主动与当地的一些网络红人合作,通过当下比较流行的直播带货的销售模式,销售积压货品。同时团队志愿者还特别提醒商家在电商销售领域哪些是真实有效的营销宣传手段,以及相应的金融安全知识以及金融管理工具等等。
知行合一乃为学之道,学校可以充分整合资源,利用空闲时间,开辟“第二课堂”,搭建以志愿活动为核心的校外实践载体,组织开展“学雷锋”、“献爱心”、“三下乡”、“进社区防诈骗宣传”等志愿服务活动,组织青年志愿者团队开展公益劳动等丰富多彩的劳动实践教育活动。启发引导学生充分灵活运用知识解决社会生产问题,完善自我知识理论体系,将理论与实践融会贯通。
新闻链接:https://xiaoyuan.cycnet.com.cn/s?signature=ZjEPYDGOJ685MLWwrbNaAVzrZuJA3y1l3zVgQoedxKAkR20pBq&uid=2182713&phone_code=10deb61fa372e225640ac8dac0a7b669&scid=1001819&time=1636025983&app_version=(null)&sign=459596c11e1203894c924845698d4a9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