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移动终端、移动支付的普及,各类诈骗活动花样百出,目前一些骗局专门针对涉世不深的在校大学生。为了保证大学生的善良、同情心不被骗子利用,保证大学生的身心和财产安全,信息工程学院团总支组织全院学生通过线上平台学习各类骗局手段以及预防措施。
骗局一:近日,扬州宝应女子小解,在网上赌博,1小时输了8万!今年三十出头的小解,平时喜欢在网上赌博。疫情期间,她在家玩了几局,结果输了两万块。收到小解求助后,两位朋友丁某和陈某很热情,不仅提供了赌博网站的网址,还以帮忙充值筹码为由,跟她索要了八万元赌资。按照对方提供的信息,小解登录网站后开始鏖战。结果不到一小时,八万块筹码输的一分不剩。这时,网站上的日期引起了她的注意。小解怀疑有人使诈,于是报警。警方查明,向小解推荐赌博网站的正是她的两个朋友丁某和陈某,丁某陈某见小解好赌,便花钱购买了假赌博网站。目的就是诈骗朋友小解的钱财。丁某和陈某交代:“肥水不流外人田。”、“她长期输钱给别人,还不如输给我们。”目前,丁某陈某因为涉嫌诈骗,已经被警方采取强制措施,案件还在调查中。
骗局二:2018年4月某日下午,一名11级学生家长接到一位自称是其女儿朋友打来的电话,说她女儿胃出血需要一万元钱,要其按他提供的账号把钱存入银行。她母亲听后立即与其女儿联系,结果其女儿手机关机,就信以为真把钱存入了银行。过20多分钟,“朋友”又打电话说她女儿血型不对,还需要三万元钱,她母亲问是什么血型,她母亲一听不对,才意识到是受骗了,赶紧到当地派出所报了案,但是钱已被不法分子取走。
骗局三:2018年9月份的一天,大学生XX接到一个手机来电,电话里一男子称XX欠其2万元钱,并对XX进行谩骂,要求XX尽快还钱。XX对该男子称自己不曾借过钱,电话打错了,并将自己的手机号告诉对方进行核实,但该男子称其没有打错电话,估计是欠债人办理了呼叫转移将来电转移到了XX的手机上,于是要求XX帮忙关掉手机一小时,以便与真正的欠债人取得联系,并深表歉意,XX便关掉了自己的手机。随即远在老家的XX家人便接到电话,电话称XX在学校发生车祸,正在医院抢救,让其家人汇款2万元到某账户。XX家人接到电话后万分着急,立即准备汇款,联系XX却发现手机关机,然后拨打XX宿舍电话,恰巧XX接到了电话,才避免了XX家人的财产损失。
骗局四:嫌疑人盗取他人QQ号码或购买被盗取的QQ号及密码,随后冒充原QQ号码主人向其好友名单内好友发求助信息,比如借钱之类的,骗取受害人的信任,实施诈骗。“高明”的诈骗者甚至可以截取被盗者的在线视频录像,他人好友怀疑时,诈骗者把录像通过在线视频给对方看,以取的他人信任,使诈骗成功。
骗局五:诈骗分子在网站上发布虚假信息或利用电子邮件向消费者发送虚假广告,虚构销售市场,受害人付款后却收不到商品或收到与卖方承诺不一致的伪劣商品。诈骗分子还会利用受害人在付款后未受到货的“不甘”心理,继续索要押金、保证金、手续费等各种费以骗取更多钱财。
信息工程学院的学生通过此次学习,进一步加强了自我安全防范意识,提高了我院学生识别诈骗、预防犯罪的能力,为建设“平安校园”做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