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9日,一场别具特色的非遗竹刻主题沙龙活动在江苏旅游职业学院 “匠艺传承 同心筑梦”同心教育实践基地的同心会客厅展开。本次活动有幸邀请到了中国民主建国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扬州竹刻代表性传承人高志明作为主讲大师。活动由工艺美术学院党总支书记周海琴主持,校知联会成员代表、工艺美术学院部分教师、工艺美术学院部分学生参加了此次活动。
活动伊始,周海琴首先表示了对高志明的热烈欢迎,她强调:基地始终坚持“以艺育人”理念,充分发挥非遗名师作用。此次联合校知联会组织非遗主题沙龙,不仅是为了让党外人士近距离体验、感悟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也是为我们的学生创造良好的非遗文化传承与交流的平台。
高志明向大家介绍了扬州竹刻的历史,扬州竹刻历史可追溯至清朝中期,那时扬州著名书法家吴让之将绘画、书法、金石等多种艺术技巧融汇于刻竹当中,此后逐渐形成了以浅刻为特点的扬州竹刻艺术。扬州竹刻于2009年被列入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高志明回忆,16岁初中毕业的他凭借幼年打下的书法功底顺利考入扬州工艺美术厂,进场后便师从扬州著名雕刻大师黄汉侯老先生,学习竹刻当中的浅刻技艺,一笔一划,一点一横,日复一日练习临摹,后又随吴南敏老师继续学艺,接触更多山水刻画。高志明感叹,想要真正的做到以刀代笔,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讲解完,高志明向大家展示了他所带来的竹扇,并为在场师生详细讲解了竹刻的每一个步骤,并现场实际操作,刀转刃游,竹扇在高志明手中不停变换角度,在场师生聚精会神,目不转睛,不一会儿,一幅栩栩如生的梅花图便出现在竹扇上。
最后,高志明说,刻竹可修心,能够修出一种淡泊名利的心境来,并且乐在其中。他认为,这也正是浅刻的魅力之一。希望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能够静下心来学习和传承这样的传统非遗技艺。
撰稿:钱鹏 初审:储德发 复审:李茂芬 终审:周海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