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通知公告

电信诈骗安全知识

          电信诈骗是指通过电话、网络和短信方式,编造虚假信息,设置骗局,对受害人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诱使受害人打款或转账的犯罪行为,通常以冒充他人及仿冒、伪造各种合法外衣和形式的方式达到欺骗的目的,如冒充公检法、商家公司厂家、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银行工作人员等各类机构工作人员,伪造和冒充招工、刷单、贷款、手机定位和招嫖等形式进行诈骗。以下是一些防范电信诈骗的安全知识汇总:

     1.不要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和手机短信,不管不法分子使用什么甜言蜜语、花言巧语,都不要轻易相信,要及时挂掉电话,不回复手机短信,不给不法分子进一步布设圈套的机会。
     2.随竟轻信诈骗短信导致财务损失的案例数不胜数,对此,提醒广大市民,要以我市近年来开展的“反盗骗行动”成果为鉴,不轻信来路不明的手机短信,不要拨打短信中的陌生电话,不轻点陌生链接,不随意给陌生人转账
     3.有些不法分子通过关注微信公众号、植入广告等方式骗取钱财,对此,提醒广大市民,不要随意点击广告,特别是二维码和链接,不要随意扫描二维码,不要随意添加陌生人微信,以避免上当受骗。
     4.不要将个人隐私信息轻易告诉他人,特别是银行账户和密码、手机收到的短信验证码等
     5.认真鉴别短信真伪,一些短信是诈骗短信,但其形式和内容都很逼真,对此,提醒广大市民,要认真鉴别短信真伪,特别是对于以“警方”、“公安”、“法院”、“银行”等名义发来的短信,要先通过电话等方式进行核实,避免上当受骗。
     6.切勿轻信虚假兼职信息,不法分子利用网络兼职、代购等虚假信息骗取钱财的案例时有发生,对此提醒广大市民,要谨慎识别信息真伪,不要轻信来路不明的网络兼职、代购信息,避免上当受骗
     7.不要将个人短信验证码随意透露给他人,一些不法分子通过发送短信验证码等方式骗取钱财,对此提醒广大市民,要谨慎识别短信验证码真伪,不要随意透露给他人,避免上当受骗。
     8.妥善保护个人隐私信息,不法分子通过窃取、获取、盗取等方式获取个人隐私信息,实施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对此,提醒广大市民,要妥善保护个人隐私信息,不要随意透露给陌生人,不要随意扫描不明维码,不要随意添加陌生人微信,以避免上当受骗。
     9.谨慎添加陌生人微信,不法分子通过添加微信等方式实施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对此,提醒广大市民,要谨慎添加陌生人微信,不要随意扫描不明二维码,不要随意添加陌生人微信,以避免上当受骗。
    10.及时挂失银行卡和账户,不法分子通过盗取、伪造银行卡等方式骗取钱财,对此,提醒广大市民要尽快挂失银行卡和账户,避免上当受骗。

苏公网安备 32100102010128号
地址:江苏省扬州市毓秀路88号 邮编:225000 师资管理:0514-87431662 邮箱:service@jstc.edu.cn
Copyright © 2019 江苏旅游职业学院-人事处 All rights reserved. 学院官网:www.jstc.edu.cn 网站备案:苏ICP备110347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