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团总支、各团支部、各级学生组织:
正值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引领我校广大青年学生在实践中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践育人的重要论述,引导青年学生在对我国社会基层治理体系的亲身观察和参与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从而坚定“四个自信”,厚植爱党、爱国、 爱社会主义的情怀,根据上级团组织关于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的总体要求和具体安排,结合疫情防控常态化要求和我校工作实际,团委决定开展“ 逐梦百年正风华,青春永远跟党走”2021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现将有关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逐梦百年正风华,青春永远跟党走
二、参与对象
203、193专科生、195、185高职生
三、实践形式
1. 2021年暑期社会实践分“个人项目”与“团队项目”两类。“团队项目”必须由一名我校正式在岗教职工担任指导教师,对整个实践过程予以指导,“团队项目”需包含至少4名成员。
2. 此次社会实践线上线下相结合,鼓励各级团组织、学生组织、社团、班级创新社会实践形式,通过形式开展各类社会实践。
3. 各级团、学组织积极开展“建党百年游红色景点讲红色故事”、“2021年暑期学党史社会实践优秀实践调研报告征集”、“镜头中的红色风景红色故事”等系列线上活动。
4..在当地防疫要求许可的情况下,适当开展线上线下相关活动,请勿前往中高风险地区开展活动,严禁组织大规模、大范围人员聚集活动,原则上不跨地区进行。
四、实践内容
1.党史学习宣讲
献礼百年奋斗路,初心不改再出发,重点围绕建党一百周年,学习党的历史、传承党的经验、践行党的初心使命,通过党史故事宣讲、红色文化资源寻访、历史见证人对话访谈等形式进行党史学习教育微团课、党史题材文艺作品或宣传实物等形式的创作,鼓励学生依托专业特色及学科优势以多样的形式进行党史学习及红色文化传播,并注重学习成效、作品产出及实践成果落地,从党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2.红色记忆走读
鼓励青年学子深入调研红色遗迹,探寻红色文化,走访先辈足迹,记录红色故事,在实践中领悟前人的革命精神,铭记历史,开创未来。引导团队溯源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脉络,感受世纪征程伟大成就,组织大学生拜访老党员、老军人及其后代,深入观览全国各地各类纪念馆、博物馆,追忆英雄先烈的丰功伟绩。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教育,鼓励用好家乡资源,讲好生动故事,开展多种形式特别是生动活泼的理论宣讲、文化宣传和网络直播等活动,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3.科技下乡服务
聚焦国家战略,服务社会建设,结合专业特色,组织开展包括产学研成果落地、技术转化、创业实践、行业调研等各类社会实践活动。继续做好“青年学者社会责任行动”模式社会实践,建议由青年教师带队,发挥专业优势,通过对点帮扶、科普讲座、团队指导等形式,给各类群体提供更多、更好的关怀帮助,为社会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4.文明志愿服务社会实践
广大团队或者个人可通过进乡村、进社区、进基层等方式,宣传科学理论、宣讲党的政策、丰富社区文化生活、进行移风易俗等志愿服务活动。鼓励通过助残、扶老、助医、恤病等方式促进公共服务事业发展,为新的志愿服务管理方式提出建议,主动参与大型国家地区赛事的志愿服务。
5.乡村振兴服务
开展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巩固脱贫成果,投身乡村振兴服务,做好“互联网 乡村振兴(青年扶贫)”模式社会实践,动员求是学子充分发挥移动互联网和智能网络平台的作用,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乡村振兴等领域入手开展社会调查等活动,形成乡村调查报告等实践成果;充分发挥大学生专业优势,开展学业帮扶、亲情陪伴、自我教育、素质拓展等形式的精准教育关爱志愿服务活动。充分利用各线上平台,推动当地发展,提振乡村振兴的坚定信心。
6.多彩乡村 学史奋进
深入红色文化村,党建引领发展村、乡村振兴典型村开展调研,充分利用乡村丰富的红色资源和乡村振兴实践成果,通过实践调研,展现村落深厚历史、优良传统、发展过程、发展成就、典型人物事件等,重点展示红色文化、红色基地、红色村落,回顾奋斗历史,总结发展经验,展现人文风貌,反映乡村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传承及乡村振兴重大成果。
五、项目申报要求
1. 团队实行申报制,团队成员必须是我校在籍学生。
2. 为扩大社会实践活动的覆盖面,每个团队限申报一个项目,每个学生最多只能参与一个团队。
3. 团队自主选题、自行联系,如需开具介绍信,请团队负责人所在团总支到所在学院统一出具。
4. 各团队选定活动项目,确定实践课题和活动计划后,填写《2021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项目申报书》(附件1),征得所在学院同意,盖章将《申报书》交至负责人所在学院团总支。各学院团总支汇总后填写《2021年暑期社会实践项目汇总表》(附件2)于6月25日下午5点前将上述材料交至团委,团委将在6月28日前公布全校准予立项的团队信息。
六、实践要求
1. 确保安全、就近就便
安全是一切的基础,以保证学生健康安全为首要前提,根据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各二级学院要从实际出发,精心设计实践项目,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尽量减少活动半径,以学生个人实践,严禁组织大规模、大范围人员聚集活动,原则上不跨地区进行。
2. 务实求效、加强领导
按照“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原则,进一步严实在作风,有针对性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要力求实效,反对“形式主义”“摆拍走秀”;要深入实际,力戒走马观花,蜻蜓点水甚至观光旅游;要帮忙不添乱、要增彩不增负,不给基层增加负担。
3. 加强宣传、扩大影响
各实践团队或个人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要注重做好校内外宣传报道和信息报送工作,各实践团队、个人充分发挥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作用,采用多元化宣传方式,例如通过视频(Vlog、抖音等短视频)、图片(影像日志、主题图册等)、文字(采访、宣讲等)等形式,扩大实践影响力。鼓励实践团队、个人创新成果形式,以 漫画、自制影视作品等多样化形式展现实践成果。
七、总结工作
活动结束后,各学院要及时对今年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进行总结。9月中旬各学院需上交社会实践总结材料一份,上报本学院暑期社会实践所有团队的实践材料(实践总结材料、高清照片、视频等基本材料、媒体报道、感谢信、基地协议等补充材料)。经学校准予立项的各团队以学院为单位,同时参照《江苏旅游职业学院2021年暑期社会实践评比细则》(附件3),根据自身社会实践开展情况,完成各类奖项的申报工作。
八、评奖表彰
9月中下旬,各申报“先进实践团队”实践团队通过演讲、PPT、DV等各种形式进行成果展示,团委将组织人员根据各团队实践情况进行评审工作,评出社会实践先进团队、社会实践先进个人和社会实践优秀指导教师等奖项。
校团委
2021年6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