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 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2024年江苏旅游职业学院共青团工作计划

2024年江苏旅游职业学院共青团工作计划

 

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和党政工作要点,不断提高团组织的组织力、引领力、服务力和大局贡献度,为学校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整体工作思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通过立足“政治功能定位”、“先进组织建设”、“学生发展需求”和“青春实践建功”等四个方面明确工作目标,强化实施“筑魂”工程、“基石”工程、“护航”工程和“先锋”工程等四大行动推动工作落实。

一.立足政治功能定位,聚焦主责主业,实施“铸魂”工程,深化引领力。

(一)坚持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加强思想政治引领

1.开展理论学习交流。巩固拓展团员和青年主题教育成果,引导团员和青年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通过理论学习研讨、专家主题报告、朋辈研读交流等形式加强思想引领,用好“主题团课”“青年大学习”“青马工程”“青年讲师团”等载体,深化学习教育成效。

2.开展系列主题教育。以强化社会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把握关键节点开展“党建带团建、团建促发展”等主题团日活动。结合雷锋月、五四青年节、国庆节等,广泛开展爱国主义、理想信念、红色文化、法制教育和优秀传统文化等主题教育和实践活动,激发广大青年增强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强国有我的青春激情。

3.健全大学生思想动态研究机制。重点围绕新时期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主要任务,加强调查和研究,通过学生座谈会、交流会等全面、真实、立体把握青年学生思想动态。强化意识形态工作责任落实,建好网上信息员队伍,加强团属媒体的管理,开展共青团工作的研究,增强共青团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加强队伍建设,全方位培养政治过硬、本领高强的青年政治骨干

1.优化团校培养体系。完善学校团校培养机制,完善学员的考核评价机制、淘汰退出机制等,充分发挥校院两级学生干部培训主阵地作用,促进“青马工程”提质扩面。

2.打造团干部成长训练营。实施“青年之友”行动计划,完善团干部教育培训体系;实施“领航行动”行动计划,开展团支部书记技能比武、述职评议,持续推进团干部作风整顿提升工作。

(三)加强“网上共青团”建设,形成具有学习引领力、平台传播力、舆论引导力的共青团宣传工作新局面

1.筑牢传播阵地。加强“苏旅青年”平台建设,利用微信、微博、网站、抖音等构建全媒体传播矩阵,实现网上有旗帜、有组织、有活动、有服务。

 2.理顺体制机制。建立宣传工作全链条程序,建设一支管理能力和专业能力兼具的共青团宣传工作队伍;依托信息员队伍打通校院两级团组织间的信息传导通道,确保快速准确掌握青年思想动态。

 3.打造网络精品。结合“青学习”、“青年 ”学生素质大讲堂等,集中力量培育产出一批精品化网络宣传产品,着眼优化内容供给,动员校院两级团组织设计制作一系列鲜活生动、传播力广、影响力大的网络宣传精品。

二.立足先进组织建设,深化改革攻坚,实施“基石”工程,筑牢组织力。

(一)确立大抓基层建设导向,提升基层组织的活力

   1.夯实基层组织建设基础。实施“青春固本行动”,依据青年学生学习生活方式的新变化,加快社区建团、社团建团、项目建团,充分发挥功能型团支部的作用。牢固树立“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强化团支部引领力、组织力建设,建立基层团组织对标定级常态化工作机制;建设“校团委、团总支、团支部”三级团干部常态化、长效化理论学习机制,推动团干部上讲台讲党团课,指导二级学院团总支开展具有成效的“双学”活动,加强对各基层团支书进行全员培训。

   2.提升基层组织建设活力。认真贯彻实施“三会两制一课”制度,规范开展主题团课;依托“智慧团建”系统,落实团支部工作清单,抓实基层团组织书记述职评议考核和学社衔接等工作,实现工作全覆盖;以团组织活力提升工程为指引,开展“示范主题团课”“活力团支部创建”“魅力团支书”评选等活动,激发基层团组织活力。

 3.强化先进性教育。实施“青年先锋”行动计划,严格团员教育管理,探索激发团员先进性的有效载体,做好团员评议、推优等工作;完善团内荣誉激励体系,以团员教育评议为基础,每年定期开展“两红两优”“大学生自强之星”等评选活动,选树一批先进个人、先进组织,着力发挥先进典型的价值引领、行为示范、道德感召等功能。

(二)持续全面从严治团,巩固深化改成成果

1.持续推进从严治团。围绕全面从严治团重大任务,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严实标准、坚持分类施策,修订共青团工作量化指标考核体系,考核评价与奖励惩戒、评先树优挂钩。

2.深化学生组织改革。完善学生代表大会制度,严格执行学生会组织述职评议考核等制度,加强学生骨干作风建设,强化学生会与团组织间协调联动、合作,打造清新阳光的学生组织,增强学生会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加强对学生社团的规范管理,严格执行学生社团注册登记、年审、活动审批等制度,充分发挥学生社团育人功能。

3.狠抓改革创新导向贯彻落实团的十九大会议精神,强化定量、精准的思维方式,力争每一项工作有目标、有标准、可度量。以学生为中心,邀请青年学生共同参与工作项目的众筹、众评等,做好共青团工作项目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立足学生发展需求,搭建桥梁纽带,实施“护航”工程,彰显服务力。

(一)构建联系服务青年体制机制,为青年全面发展搭建平台

1.强化青年权益保障。实施“青春护航行动”,聚焦青年学生在思想进步、学业发展、创新创业、身心健康等方面的操心事、烦心事,为青年学生健康成长保驾护航。扎实开展共青团组织“我为青年办实事”实践活动和学生会组织“我为同学做件事”实践活动,常态化开展团干部直接联系服务团支部和团员青年活动。

2.拓宽联系青年渠道。建立联系青年工作制度,搭建“面对面”“零距离”等学习交流的平台,引导青年学生深入参与校院治理。健全学生权益代表和维护机制,构建“学校-学院-班级”三级权益联动工作体系,及时关注、汇集、回应日常学习生活中青年学生的呼声和需求。

3.助力学生发展需求。完善双创教育和实践平台,广泛开展“挑战杯”“创青春”“互联网 ”等创新创业竞赛活动,全面加强激励措施,挖掘优秀项目和人才,推动竞赛成果转化,不断强化育人广度效度。开展大学生实习“扬帆计划”“访企拓岗”“千校万岗”大学生就业服务等活动,全力助推青年学子就业创业工作。实施面向团员青年的“温暖圆梦计划”“学业互助”“朋辈领航”等活动,加强对困难学生的精准帮扶,做好青年学生的贴心人。

(二)建立繁荣校园文化工作体系,凸显活动育人工作实效

 1.搭建校园文化活动平台。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进一步发挥“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社团文化节”“校园十佳歌手”“非遗文化进校园”“高雅文化进校园”等活动的影响力,举办高质量的校园文化活动。      

   2.打造“一院一品”特色活动。推进各学院“品牌活动”创建工作,推动专业学习与文化活动深度融合,打造“一院一品”特色活动,做到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面向基层组织实施优秀校园文化活动立项支持计划。

3.推进实施第二课堂成绩单。深化学生“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达到全员、全方位拓展素质的效果,促进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有机衔接。以“活力社团”评比,推进社团体系化、专业化建设,促进学生社团更好培养同学兴趣特长,打造高质量、特色化的学生社团。

四.立足青春实践建功,紧扣中心大局,实施“先锋”工程,提升大局贡献性。

1.不断强化实践育人效果。深化实践育人平台建设,常态化开展校内外各类特色实践活动,围绕旅游类高职院校,依托专业优势,统筹校内外资源,通过打造“思政 实践”“专业 实践”“服务 实践”的实践模式,引导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增强实践能力、厚植家国情怀。积极培育“三下乡”“返家乡”社会实践精品项目,加大社会实践项目的教师指导力度,深化实践内涵、提升成果质量,推动实践育人成果化、长效化、可评估化建设。

2.持续开展系列志愿服务。建立健全志愿服务组织体系,充分发挥“志愿服务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依托小红帽“1 6 N”志愿服务队,定期开展支教、敬老、环保等系列活动,重点做好“微笑扬州”“无偿献血”等志愿服务工作;结合专业特点,加强志愿服务基地建设和项目培育机制,大力培育具有学院特色的志愿服务精品项目,做亮志愿服务的品牌。

3.校地联动,双向赋能。深化团员青年向社区报到工作,加强与地方团组织的协调联动,深入实施大学生社区实践计划、“青春合伙人”青年志愿者社区行动,组织优秀青年志愿者为城市重大活动和大型赛会活动提供服务保障,引导青年在乡村振兴、社区治理、扶弱助残、大型赛会等志愿服务活动中培养爱心善意,彰显责任担当。积极引导团员青年深度融入城市发展大局,主动对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充分发挥团员青年在各项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共青团江苏旅游职业学院委员会

二〇二四年二月

 

版权所有:江苏旅游职业学院    共青团江苏旅游职业学院委员会 @2018    学院官网:www.jstc.edu.cn        网站备案:苏ICP 备09014956号 苏公网安备 32100102010157号
   地址:江苏省扬州市邗江中路98号   邮编:225127    电话:0514-87431881   传真:0514-87431883        邮箱:service@jstc.edu.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