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职业教育活动周 “一技在手,一生无忧” 主题精神,充分发挥技能大赛获奖选手的榜样引领作用,展示职业教育“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育人成果,5月19日下午,我校在师生发展中心三楼报告厅隆重举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金牌选手说”活动。校长林刚、副校长周丽等校领导及相关职能部门、二级学院(部)负责人,学生代表400余人共同聆听金牌选手的技能成才故事,感受职业教育在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过程中的独特魅力与育人风采。

校长林刚在讲话中指出,近两年来,我校在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取得的优异成绩,不仅是师生专业能力的印证,更是学校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育人模式的成功实践。希望全体师生一要积微成著,以恒心铸就卓越。“0.99的365次方是0.03,1.01的365次方是37.78,每天多一分懈怠与多一分努力,结果天差地别。”林刚以数学公式为喻,强调职业教育需要师生以“每天进步1%”的恒心深耕技能,在反复锤炼中实现量变到质变的跨越,让“精益求精”成为职业素养的底色。二要以匠心为尺,用积累回应时代。“工匠精神不仅是技艺的传承,更是对‘1.01式成长’的坚守。”面对人工智能与产业升级的浪潮,职教学子需以“日拱一卒”的态度打磨技能,以金牌选手为镜,拒绝“0.99的惰性”,让“一技之长”成为人生出彩的基石。三要深化产教融合,以协同放大发展势能。“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学校、企业、师生共同书写‘1.01的方程式’。”林刚表示,学校将持续深化校企合作,通过产教融合的“乘数效应”,将每一份微小创新汇聚成服务区域经济的磅礴动能,为旅院学子的成长成才不断赋能。

在近两年的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和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我校师生以精湛的技艺、顽强的斗志、优良的学风累计斩获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金牌1项,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金牌17项、银牌27项、铜牌32项的喜人成绩,其中2025年更是以10金的优异成绩取得学校升格以来最好成绩!

活动中,多位金牌选手依次上台,分享他们在技能大赛中的拼搏历程与心得感悟。

来自旅游管理学院的董雪晴同学在徐晓庆和许辉老师的指导下,与团队成员茆胜男凭借《云端看风景、大运行中国》项目摘得2024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金奖,更是成为今年2025年职业教育活动周“职业青年说”直播活动的典型案例。她以自身经历激励同学们,只要勇于拼搏、精益求精,就能在职业道路上绽放光芒。

来自旅游管理学院的卞涵优、石凤、曾凡萱三位同学带来的《非遗匠心,指尖传承——三丁包的研学“食”光》项目,荣获2025年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比赛研学旅行赛项一等奖。该项目聚焦富春茶点三丁包,从食材配方精准把控,到三十二褶非遗技艺,再到食材溯源科技赋能,让运河文脉与非遗手艺在研学中对话,以舌尖味道引出文化传承新章。
来自国际商务学院的周星羽、魏爽、王欣怡三位同学,凭借《基于乳品饮料全域电商生态构建与增长实践》项目获得2025年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比赛电子商务赛项一等奖。她们分享了通过校企合作助力乳企数字化转型的实践,展现了数据分析、视觉设计、直播营销等专业技能的应用价值。

来自旅游管理学院的张轩、王小涵、李怡萌同学展示的2025酒店服务项目一等奖作品《银龄食光运河宴》,将中餐主题宴会与下午茶接待创新串联,融入大运河文化内涵,带来了别具一格的服务体验。

来自烹饪科技学院的包宇轩、马淑婧、张依炜、周立平四位同学以“丝路琵琶行”主题宴席在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荣获第二名,该作品以丝绸之路为灵感,将味觉技艺与文化传承巧妙结合。

来自旅游管理学院的史雯静、王雨晗、孙亦张三位同学的导游赛项作品,荣获2025年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比赛一等奖,他们构建“创新服务+文化传播+技术支撑”的导游服务模式,推广“银龄食光——运河游”项目,展现了复合型旅游人才的风采。

来自工艺美术学院的徐春鹏同学讲述了自己从几近辍学到省赛摘金,用执着与汗水书写了技能改变命运的动人故事,他的分享激励着在场的每一位同学。
“金牌选手说”活动是学校职业教育活动周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金牌选手的亲身讲述,生动展现了技能成才的无限可能,深入诠释了“执着专注、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活动不仅为同学们提供了与优秀榜样交流的平台,更激发了广大青年学子“敢闯敢拼、精益求精”的热情,让大家深刻认识到技能不仅是谋生之本,更是强国之基。
站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起点,学校将继续秉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理念,为学子们搭建更多技能报国的广阔舞台。希望全体同学以金牌选手为榜样,将工匠精神融入日常学习,用技能点亮青春,用匠心书写未来。此次“金牌选手说”展示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是对学校技能人才培养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更是对职业教育魅力的有力传播,为学校职业教育活动周增光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