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与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扎实推进“时代新人铸魂工程”,持续提升学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专业素养与履职能力,8月25日至26日,学校举行2025年思政骨干、辅导员专题培训暨网络思政中心揭牌仪式。党委宣传部、党委教师工作部、党委学生工作部、团委、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成员,以及全体班主任、辅导员共同参加了此次培训。

8月25日上午,培训开班仪式暨网络思政中心揭牌仪式在图书馆七楼报告厅正式拉开帷幕。江苏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张新科与校党委副书记黄兴海共同为“e路繁花”网络思政中心揭牌,黄兴海还分别为教师工作分中心、学生工作分中心、理论研究分中心进行了授牌。


张新科以《网络强国战略下的高校思政教育新使命》为题,以其深厚的学术积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系统阐释了如何将网络这个“最大变量”转化为思政育人的“最大增量”,生动展现了将理性认知转化为感性实践、将理论精髓转化为生活智慧、将传统模式转化为数字矩阵的方法论启示。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委员、宣传部部长周可可围绕《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综合改革与精品建设项目培育》展开讲解,从项目申报、过程管理、成果转化等维度,指导参训人员如何打造思政工作“精品项目”,推动思政工作与教育教学、管理服务深度融合。

扬州职业技术大学学工处处长李爽以《高职院校班级管理实践探究》为主题,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特点与班级管理案例,分享了“精细化管理、个性化引导、协同化育人”的班级工作方法,为辅导员解决实际工作难题提供参考。

扬州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处)副处长周超聚焦《辅导员自我发展与职业规划》,从“能力提升、角色定位、职业成长”三个维度,引导辅导员明确职业发展方向,助力其实现“专业化、专家化”成长。

南京师范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副部长汪育文以《教育强国建设需要一支什么样的辅导员队伍?——在铸魂、赋能、厚身中提升思政引领力》为题,强调辅导员要以“铸魂”为根本、以“赋能”为关键、以“厚身”为基础,不断提升思想政治引领能力,担当起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全体思政骨干还在培训期间进行了分组研讨,大家围绕“思政工作与专业教育融合路径”“网络思政阵地建设”“辅导员队伍能力提升”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入交流。各小组结合工作实际分享经验、查摆问题、探讨对策,形成了一系列具有实操性的思路与建议,进一步凝聚了“协同育人、同向发力”的思政工作共识。
黄兴海出席结业仪式并作总结讲话。他首先肯定了本次培训在强化学校思政队伍育人能力、为新学期深化 “大思政”育人格局夯实基础方面的显著成效,同时对全体参训人员积极投入、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给予高度认可,并以三个字为新学期工作锚定方向、明晰路径:一要突出“新”,面对新学期任务、新角色定位、新同学群体及新形势要求,全体思政骨干须以全新精神面貌主动适应新形势、创新方法,展现育人新作为;二要注重“修”,既要提升思想政治觉悟与职业道德修养,以高尚人格感染学生;也要锤炼专业能力,注重言行示范,成为学生成长的榜样;三要践行“为”,全体思政队伍工作人员要担当思政工作重任,深耕一线,精准把握学生思想动态,创新工作方法,做懂行的育人骨干。全体教师要严守工作纪律,筑牢校园安全防线,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扎实的业务能力,当好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此次培训是学校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推动思想政治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通过系统化、专业化培训,进一步提升了辅导员的理论水平、职业能力和育人实效。学校将持续搭建辅导员成长平台,完善培训体系,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辅导员队伍,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供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