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媒体聚焦

中国青年报:江苏旅院学子以青春智慧谱写农文旅融合新篇

2025年6月29日,江苏旅游职业学院旅游管理学院“乡野寻梦助农团”深入泰州市溱潼镇,开展为期五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紧扣“文化寻根、科技助农、融合创新、长效赋能”四大主线,将专业实践融入乡村振兴战略,以“强农有我”的青春誓言,为农文旅融合发展注入新动能。

师生走进溱湖砖瓦博物馆,探寻省级非遗“溱潼砖瓦制作技艺”的千年脉络。这项源自秦汉、兴于明清的传统技艺,以溱湖黑黏土为原料,经七十二道工序制成,其“绿豆青”釉面与“镗锣响”音效曾广泛应用于南京古城墙、上海城隍庙等古建筑修复。2009年,该技艺入选江苏省第二批非遗名录。

学生们系统梳理技艺历史,对话非遗技艺传承人,亲身体验踩泥、制坯、烧窑等核心环节,并通过问卷调研收集村民对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建议。“当触摸到古砖上匠人的指纹时,我读懂了‘守初心’的重量。”队员田晶的实践手记,道出了青年对乡土文化的敬畏。基于调研,团队提出“非遗+旅游”活化方案,建议打造砖瓦文化体验工坊,将传统技艺转化为乡村旅游特色IP。

在洲南村水蜜桃种植基地,学生们将课堂搬进田间,学习智慧农业技术后,转战姜堰电商产业园开展实战。化身“新农人主播”的队员们,以专业视角解析水蜜桃的种植特色与文化内涵,折射出数字技术对传统农业的革新力量。

如何让文化资源转化为旅游吸引力?团队深入河横村田园综合体、椿野咖啡馆等新业态调研,设计出两条原创主题线路:“我们要让游客从‘路过’变为‘生活’在溱潼。”实践团队成员乔晓雪介绍,线路设计充分结合溱潼镇2025年文旅发展规划,瞄准“春暖乡情、夏日竞渡、秋收盛典、冬韵市集”四大主题活动,深度解锁全年文旅精彩。

团队与溱潼镇相关部门负责人召开了乡村振兴座谈会,并就长效合作达成共识。定向输送文旅人才,推动“三下乡”向“常下乡”转变。

五天实践,江苏旅院学子以脚步丈量水乡,用专业赋能产业。社会实践团队带队指导老师陈虹表示:“此次实践实现了专业、科技、青年的三维赋能,未来我们将依托推动更多青年学子在乡野间圆梦,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动力。”

“从前我们带着‘寻梦’的向往而来,现在带着‘圆梦’的责任归去。”队长吴智勇说。这场跨越校地的双向奔赴,不仅为溱潼镇农文旅融合发展提供了“智力方案”,更让青年学子在服务乡土中深刻理解了“强农有我”的初心使命。

新闻链接:https://ugc-s.cyol.com/share/mp/articles/2025-07/15/content_7nBRtzNw3.html?mp=true&share_time=1752571282

地址:江苏省扬州市毓秀路88号 邮编:225000 电话:0514-87431881 传真:0514-87431883 邮箱:service@jstc.edu.cn
Copyright © 2019 江苏旅游职业学院党委宣传部 学院官网:www.jstc.edu.cn 网站备案:苏ICP备09014956号 苏公网安备 32100102010148号

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