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持续推进国家资助政策宣传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深化发展型资助育人工作,江苏旅游职业学院学生资助宣传大使暑期实践团围绕“爱心起航、助力梦想”的主题,在暑期“返家乡”,深入学校社区、乡村农舍,携资助政策进家乡,以实际行动赋能乡村振兴。
政策宣讲丨政策圆梦想,资助伴成长
团队成员来到中学母校,通过PPT讲解、视频播放、发放国家资助政策宣传折页等形式,结合自身的亲身经历,帮助学弟学妹们了解了国家奖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绿色通道等资助政策。宣讲结束后,学弟学妹们纷纷表示对各项资助政策有了更加清晰地认识,打消了他们对升学后学费和生活费的焦虑。学生资助宣传大使陈同学感慨到:“作为国家助学金的受益者,我十分感谢国家和学校对我的帮助,现在我终于有机会能够回馈社会,希望通过我对资助政策的宣传,让更多贫困学子受益”。
学生资助宣传大使开展资助政策宣讲
团队成员还前往自己家乡的居委会、村委会,通过街边走访和集中宣传的方式,向社区居民宣传国家资助政策。大家积极添加对资助政策有疑问的学生及家长的微信,及时答疑解惑,建立起了长期宣传、解答资助政策的良好途径。尽管冒着炎炎夏日的热浪,团队成员们仍然坚持不懈宣传资助政策,只为让家庭贫困的学生有学上、上好学,从资助政策中寻求到顺利完成学业的方法。在走访过程中,居民们反响热烈,纷纷对我们的团队成员竖起大拇指。
了解家乡丨走访听民声,悉心知民情
新时代下,农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的家乡又有什么样的改变呢?家乡人民的生活幸福吗?大家的生活质量又是如何?带着种种问题,团队成员通过“聊家常”的方式深入家乡倾听群众呼声,了解家乡百姓生活状态。
实践团成员了解家乡
“阿奶,这个葡萄怎么卖的呀?”实践团成员薛同学看到路边有在卖葡萄的老人,亲切地上前询问。老人热情地与实践团成员聊起了葡萄的口感和价格。在沟通交流中,学生们了解到老人所卖的葡萄是当地种植的,葡萄收入带动了附近百姓的收益。据了解,近年来连云港市石梁河镇积极引导和扶持群众发展优质高效农业,建立了苏北最大葡萄种植基地,大力实施“葡萄种植产业化”工程,带动了近万户农民种植葡萄致富。成员们在走访过程中,还了解到家乡玉米、水稻、黑莓等农作物的产量销量。实践走访中,成员们都欣喜地发现自己的家乡农业在当地政府的扶持下取得了良好的发展,农民的收入得到了大幅提高,幸福指数也在不断提升。
服务家乡丨携手向前行,共筑振兴路
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作为新时代大学生,我能为家乡做些什么呢?团队成员在此次社会实践中给出了答案。实践团成员王同学以家乡美景为蓝图为家乡淮安制作了宣传手册,向游客们展示淮安的美食美景、风土人情;旅游专业学生杨同学在连云港海边为外地游客志愿讲解,让游客能够更好了解当地文化,不断助推乡村旅游加速发展。
实践团成员服务家乡
此外,成员们积极参与了家乡当地收粮、播种、灌溉等农事实践,学习到了“暴雨天气容易导致稻田土壤缺氧,破坏稻田根系”、“南方玉米一年可种植两季,并且需要大量的水分和肥料”等相关农业知识。成员们还前往敬老院,耐心地陪老人聊天,聆听他们的故事,帮助老人打扫卫生、清理卧室,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尊老、爱老的良好品德。
学生资助宣传大使宣讲团师生合影
暑期社会实践对于实践团成员们而言,不仅是一次锻炼自我、展现自我的机会,更是了解国情民情、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的重要途径。本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团队成员们积极参与、全心投入。团队每两周开展一次线上视频会议,分享实践成果、交流实践感想、规划下一步工作。团队成员们纷纷表示此次实践活动收获颇丰,大家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国家资助政策的温暖与力量,也更加了解了自己家乡、增强了社会责任感。未来,学生资助宣传大使宣讲团将继续秉承信念,用实际行动去传递爱与希望,为构建更加和谐美好的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