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心理健康 >> 心理科普 >> 正文

世说心语|大学生应勇敢对精神内耗说“No”

近日以来,大学生的精神状态备受社会关注。网络上时常流传着“大学生哪有不疯的”这一种说法。据心理学家分析,大学生这“迷”一样的精神状态,可能源自于对自身的“精神内耗”。 

什么是精神内耗

有人说这是一种新式焦虑的代名词

也有人说这是完美主义人士的烦恼

阳光 · 青春

精神内耗是指在内心中出现一些自我矛盾、情绪不稳定、焦虑等情况,这些情绪状态会在一段时间内持续困扰着人们,让人感到非常疲惫和无助。

正如余华说:“精神内耗,说白了就是自己心里的戏太多了。言未出,结局已演千百遍;身末动,心中已运重山;行未果,假象苦难愁不展;事已毕,过往仍在脑中演在某个阶段,每个人都会陷入这种内耗。这很正常、但也要及时走出来。

大学生出现的“精神内耗”现象

过度准备

大学生开始学习的第一步是不是买各种型号的笔和本子,第二步是上小红书知乎搜索最高赞回答,第三步是等周末列一个完整的时间计划表,准备下一周施行,第四步是不了了之。然后未来某天,再重复这个步骤。又或者,想要运动健身,买了一堆装备,收藏了很多跟练视频,但总感觉还不够,减肥计划从夏天搁置到冬天。在感情中也有过度准备,比如总觉得自己应该再瘦一点、再美一些,才去寻找爱情。这些行为看似是向着目标靠近,但其实是在原地踏步,白白消耗人生。

心理学中把类似的行为称为「过度准备综合症」。它揭示了一个很残忍的真相:准备越久,结果越差。

为什么越努力‍‍‍‍‍‍‍‍‍‍‍‍‍‍‍‍‍‍‍‍‍‍‍‍‍‍‍‍越糟糕?‍‍‍‍‍‍‍‍‍‍‍‍‍‍‍‍‍‍‍‍‍过度准备,其实就是当人们面对自己很在意但结果不确定性较高的任务时,或是担心不能胜任而想要逃避的任务时,会付出远超过任务本身需要的时间、精力去做准备。但很多时候,这些过度准备并不能让事情真正顺利推进。最终只是感动自己、迷惑他人的「假动作」。

做事犹豫不决,优柔寡断

杨绛说过“你最大的问题在于读不多而想太多”,而内耗最大的问题也是因为想得太多做得太少。贬低自己、内心敏感、陷入左思右想的恶性循环都是导致精神内耗的原因。

完美主义,不接受错误

已经定下来的事情要反复确认好几遍,没问题才放心;看到一样东西,总担心有瑕疵,会纠结找问题;自我要求过高。总是给自己制定很理想的计划,结果不尽人意,就会情绪崩溃,焦虑不安。

太在意别人的目光

叔本华曾说过:人性有一个特别的弱点,就是在意别人对自我的看法。有时太过在意别人的看法与评价,往往会在敏感和讨好中委屈着自我。我们真正需要在意的,不是周围人的眼光,而是自我内心的感受。

个人期望与社会期望的冲突

大学生可能感受到来自家庭、社会和文化的期望,但这些期望不一定与个体自身的内在需求和愿望相符,如考研与就业的选择等等,造成内心的拉扯和矛盾。

大学生如何拒绝精神内耗

/网上摩西奶奶的故事,曾感动很多人。她本是一名普通农妇。75岁才开始学绘画。80岁,她在纽约举办个人首次画展,引发 全球轰动。她活了101岁,在最后25年的艺术生涯中留下1600多幅作品。她说:“对一个真正有追求的人来说,生命的每个时期都是年轻的、及时的。”这是一种“为自己而活”的时间自主性掌控。“永远年轻”,并不意味我们僵化在一种永远不成熟的状态。而是,获得更丰富的人生经验,但并不以消耗活力为代价。/

阳光· 青春

停止苛求完美,学会接纳自己

若过度追求完美,当未能达成期目标时,可能会自责、怀疑甚至否定自己,降低自信和自尊。学着接纳自我的不完美,停下对自己的自我批判、自我怀疑和自我否定,肯定自己为之作出的努力,坦率地与自己和解,在认清自己的前提下,充分接纳自己。

停止胡思乱想,立即行动起来

内耗的人会因为过度的胡思乱想而变。不要想太多,不被情绪所控制,“人生心累多于身累,心重于身累,心累困于身累。有心者有所累,无心者无所谓。”请停止胡思乱想,把需要完成的任务安排起来,并且立刻着手去做!行动,是治愈内耗最好的良药。你可以将任务分解成一个一个小目标,并在完成时给予相应奖励。目标的激励可以引导你进行正向思考和自我肯定,从自责、愧疚、焦虑和自我否定的情绪状态中走出来;完成任务的成就感能有效地帮助你抵抗空想的虛无。

专注于当下,关注自身成长

内耗的人常常过度反思过去,焦虑未来。过去与未来,既不能改变、也无法掌控,我们能把握的只有当下。越能专注于眼前的事与人,对生活的掌控感越高,内心的力量也越强大!精神内耗还容易由自己与他人的对比而产生,比如看到同学们都日程满满、积极向上:而自己却找不到方向。此时要对自己有清晰明确的认知,告诉自己并不比别人差,要学会专注于自身的成长.只有不断提升自己才能越来越充实自信。

合理调整情绪,多做喜欢之事

内耗情绪可能会在某些时候悄然而至,此时一定要及时察觉自己,学会跳出自己的情绪,和自己和解,给予自己及时的心理疏导和鼓励,为内心提供更多积极的动力!可以每天空余一些时间,用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这样可以在享受自己内心世界的自由时,有效缓解自身压力。

学会夸自己和奖励自己,给自己心理暗示 赞美他人很容易,赞美白己很难,你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没有可以夸的地方,其实在别人眼里你有很多闪光点。每天起床给自己打个气,又是崭新的一天。如果你很棒地完成了一件事,那就不要吝啬地夸自己,并给自己一些小小的奖励,让自己有成就感。如果做得不好,也要暗示自己,没关系,下次可以更好。

人的心里就像章话故事

总是五彩缤纷的

与其内耗自己,不如提升自我

告别内耗,是自己和自己的战斗精神。内耗的感觉就像“在你的精神世界里有两个小人,这两个小人观点不同,相互拉扯,吵得不可开交”导致你痛苦、焦虑、踌躇不前,被贴上“想太多”纠结”的标签。希望你不再纠结那些已经发生的无法改变的陈旧破事,更不要内耗,把时间专注于自己的目标。“将军赶路,不追小兔”,目标是太阳的话,不必留恋萤火之光。。

北大教授戴锦华曾说:“衰老并不可怕,可怕的地方在于,你还年轻,却已经暮气沉沉。”无论世界有多糟,愿我们能永远元气满满。不必迎合大众眼中的美,每一种风格都值得被夸赞,不要做一个自我否定的怪物,要做自己的艺术家

Copyright@2024   江苏旅游职业学院  学生工作处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ceived.苏公网安备 32100102010139号
 地址:江苏省扬州市邗江中路98号   处长信箱:yzsxxg@126.com     电话:0514-87431699    传真:0514-874318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