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心理健康 >> 心理科普 >> 正文

心理育人┃学生心理健康自助手册


什么是心理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心理健康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现为个体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的社会功能。

 

心理健康的标准有哪些?

01

智力水平正常

02

自我意识正确

03

社会适应良好

04

人际关系和谐

05

情绪管理良好

06

心理特点符合年龄特征

07

能保持人格的完整和和谐

哪些行为可能是心理问题的征兆?

情绪无缘无故发生变化,突然变得消沉,或者突然变为活泼和快乐,甚至欣喜若狂、易恼怒、脾气急躁、言语多、自我评价过高或夸大,出现离奇怪异的言谈、思想和行为,这些现象提示可能出现了心理问题。

如何缓解压力?

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压力,应采取不同的科学方法缓解压力,不逃避,不消极。

1)调整自己的想法。找出导致不良情绪的消极想法,根据客观现实,调整可能存在的偏激、不合理的认知。
2)积极寻求人际支持。选择合适的倾诉对象,获得情感和实际支持。

3)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采用适量运动和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等方式调节情绪。
4)正念减压。采用静坐冥想、“ 扫描”身体等方式,觉察压力与释放压力。

注意

判断减压的方式是否科学,主要是看这种方式是否有利于更好地应对现实问题,是否有利于长远的心身健康。吸烟、饮酒、过度购物、沉迷游戏等,都是不健康的减压方式。

有心理问题如何处理?

心理问题不同于生理疾病,它是大脑中枢神经控制系统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它会间接地改变人的性格、情绪及世界观等。当出现心理问题时,我们可以尝试采取以下的方式:

1,保持乐观、开朗、豁达的生活态度,制定力所能及的目标,调适对社会和他人的期望值。

2,采取一些简单的心理调适方法,比如运动、倾诉、放松呼吸训练等。

3,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和兴趣爱好。

4,积极参加对身心健康有意义的活动。

5,寻求他人的支持和帮助,比如寻求同学、朋友、亲人、老师的支持和帮助,以及寻求业的心理咨询。

怎样看待心理疾病患者?

1                                                                        

首先要认识到心理疾病如同生理疾病一样,是一种客观存在的健康问题,并非患者的过错。心理疾病患者往往承受着巨大的痛苦,他们需要理解和关爱,而不是歧视和排斥。

2

 

其次不要带着偏见去评判他们的行为和情绪表现,要给予耐心和包容。每个人都可能在人生的某个阶段面临心理挑战,我们应将心理疾病患者视为需要帮助的群体,鼓励他们积极寻求治疗。

3

 

最后,提高对心理疾病的认知,心理疾病是可以通过专业的治疗方法得到有效控制和治疗的,如心理咨询、药物治疗等。消除对心理疾病的误解,为他们创造一个友好、支持性的社会环境,帮助他们更好地康复和融入社会。

心理咨询 问&答

问:

心理咨询是什么?

答:

心理咨询是指心理咨询师运用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和技术,帮助求助者发现自身的问题,从而挖掘求助者本身潜在的能力,来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和行为模式,以消除或缓解求助者的心理问题,促进其个体的良好适应和协调发展。

问:

担心做心理咨询会被歧视或者被认为是“有病”。

答:

寻求心理咨询的人可能是在某些方面出现心理困扰,不代表就有心理疾病。心理咨询是一种积极的行为,是对自己的关爱和关注。在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精神健康的重要性,去做心理咨询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

问:

心理咨询有用吗?

答:

心理咨询的效果不但取决于咨询方法本身,也和来访者的期望、双方建立起的信赖关系等诸多因素有关。对于那些有积极改变意愿且愿意付出行动的人来说,咨询效果往往最好。

问:

心理咨询=窥见内心?

答:

心理咨询师也是人,他们没有什么特异功能能窥见他人的内心世界,他们只是应用心理咨询的一些技术和方法,给来访者提供的一定信息,并进行讨论和分析,帮助咨访双方共同找到问题的症结,提高来访者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助人自助”的目的。

问:

心理咨询=思想工作?

答:

心理咨询不等于思想工作。心理咨询是运用专业的心理学方法,如倾听、共情等,帮助来访者探索内心世界,解决心理困扰,以促进心理健康,在咨询过程中咨询师对于来访者持客观、中立的态度,不会对来访者进行批评教育。而思想工作主要是从政治、道德等层面进行教育和引导。心理咨询注重来访者的情绪感受和个人成长,不进行评判;思想工作则有明确的价值导向。

 

江苏旅游职业学院学生心理咨询预约方式

序号。

咨询方式。

地点。

服务时间。

联系电话

1

线下面对面

师生发展中心二楼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每周一至周五

8:30-17:30.

0514-87431807

2

校内24小时心理热线。

/

每天 0:00-24:00。

18805270572.

3

江苏省大学生24小时心理热线。

/

每天 0:00-24:00。

025-58255200

4

江苏省心理危机干预电话

/

 

025-86868449.

5

网络咨询平台(文字、语音

视频)。

下载并登录苏心 APP

每周一至周五.

9:00-21:00:

 

 

Copyright@2024   江苏旅游职业学院  学生工作处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ceived.苏公网安备 32100102010139号
 地址:江苏省扬州市邗江中路98号   处长信箱:yzsxxg@126.com     电话:0514-87431699    传真:0514-874318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