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显职校特色 强化就业功能
——旅游系文化教研室谈如何培养学生的两种语文能力
职校学生中多数文化基础薄弱,没有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阅读面窄,作文空洞无物,缺乏想象力和新意,课堂沉闷,给教学活动带来诸多的难度。如何突破这个瓶颈,旅游系文化教研室的语文老师们近期深入探讨了这一问题。他们认为职校语文教学应根据职校学生现状,体现职业特点,突出实用性,在形成综合职业能力上做好文章。
“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这是我国职业教育先驱黄炎培先生曾经对职业教育内涵的形象诠释。全球职业教育的终极目标都是以就业教育与生存教育为核心,为社会输送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应用型、技能型的专门人才。中职语文教学,作为中职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子系统,理应责无旁贷地在语文学科领域内彰显职校特色、强化就业功能,与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接合,与当代人才市场的需求同步,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形成全面的职业能力铺就一条成才、就业的“快速路”。
有了为专业课服务的定位,中职语文教学就应在教材内容的选择上尽量与专业知识和生活实践相结合。让课文内容和专业贴近,课文思想和专业互融,口语、写作为就业铺垫。
职校语文教学应重点培养学生两种语文能力的提高。
一是把口语交际训练放在首位。口语训练应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从自我介绍、讲故事、诗歌朗诵等活动让学生正确流利地使用普通话,比较完整地讲述和朗读到复述课文,在课堂上提问交流,逐步做到出口成章,让学生建立自信心,让学生建立一种乐观向上、主动好学、富有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二是要加强应用文的写作训练。在写作上要遵循实用性原则,会写常用的应用文是学生今后走向社会所必需必备的基本技能。请假条、计划、总结、合同、通知、启事、广告、自我介绍、求职信等这些常用的应用文能为中职生走向社会后,处理学习、工作和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供直接服务。
另外在教学中开展一些诗文朗诵、主题班会、演讲会等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形成能力。只有具备了思考、交流、学习的能力,才能在复杂多变的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将学生的手动起来、口动起来、脑动起来,才能为学生走向社会,从事某一职业打下坚实基础。(旅游系文化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