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单位:
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妥善处置高校内可能出现的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等虫媒传染病疫情等情况,保障好师生员工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和校园稳定,根据江苏省教育厅办公室《提醒函》(见附件)要求,结合本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要求
(一)预防为主: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师生防治意识,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开学前校园环境整治和灭蚊等工作,从源头上预防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等虫媒传染病疫情的发生。
(二)快速反应:建立健全快速反应机制,一旦发现疫情,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迅速采取措施,控制疫情扩散。
(三)联防联控:学工处、后勤处及二级学院(部)等部门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共同做好疫情防治工作。同时加强与属地疾控部门、医疗机构沟通协作,及时获取专业指导和支持。
(四)科学防治:依据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等虫媒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和防治要求,科学制定防治措施,确保防治工作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二、职责分工
(一)各单位在开学前通知所有师生员工、学生家长,提醒有基孔肯雅热流行地区(境外东南亚、非洲、南美洲等,境内包括广东和广西等)旅居史的人员,对有发热、关节剧痛、皮疹等疑似症状的学生,应立即就医并主动告知流行病学史,开展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核酸检测。
(二)学工处和各二级学院及体育部要通过多种渠道,向学生宣传基孔肯雅热防治知识,加强防病防蚊知识宣传,引导师生员工做好个人防护,提高学生的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同时负责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疫情,保持良好的心态。
(三)学工处和各二级学院及体育部做好开学后对学生的健康监测工作,组织对开展为期2周的健康状况跟踪监测,重点观察有无发热、关节痛、皮疹等症状。发现疑似病例应立即报告,并做好相应的处置,配合开展好流调与处置。
(四)后勤处负责校园环境卫生的整治工作,开学前组织人员对校园公共区域、宿舍、食堂、教学楼等场所进行全面的清洁和消毒。加强校园蚊虫孳生地的清理和消杀工作,对下水道、排水沟、花坛、绿地等易孳生蚊虫的地方进行药物喷洒和清理,降低蚊虫密度。做好校园内公共设施的维护和管理,确保纱窗、纱门、空调等设施的正常运行,防止蚊虫进入室内。同时,关注痢疾和手足口等肠道传染病防控,加强新冠和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防控,落实好艾滋病和结核病等重大传染病各项防控措施。
三、应急处置
(一)疫情报告
1、医务室负责师生员工的疫情报告工作,一旦发现有发热、关节剧痛、皮疹等疑似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等症状的患者,应立即进行初步诊断和排查,并报告学校和属地疾控部门。
2、各单位在日常工作中发现有疑似症状的师生员工,应立即通知后勤处医务室,并协助做好相关工作。同时,及时将情况报告给学校。
3、学校在接到相关报告后,应立即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核实和评估,并按照规定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二)隔离与转运
1、医务室对疑似病例进行初步诊断后,应立即将其转运医院隔离观察。
2、学校及时联系属地疾控部门和医疗机构,按照相关规定将疑似病例转运至定点医院进行进一步诊断和治疗。
3、对疑似病例,学工处应组织辅导员进行排查和登记,并将其转移至医务室进行医学观察。
(三)疫情处置
1、后勤处组织人员负责对疑似病例活动轨迹涉及的场所进行全面消毒。消毒工作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确保消毒效果。消毒后,要对消毒场所进行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流通。
2、学工处应做好隔离学生的心理疏导和生活保障工作,及时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困难,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3、配合属地疾控部门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疫情监测、防治效果评估等工作,按照疾控部门指导意见,落实各项防治措施。
(四)解除隔离
疑似病例经定点医院诊断排除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等虫媒传染病后,由校医务室通知其解除隔离,并返回正常学习和工作岗位。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学校要切实加强对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等虫媒传染病疫情防治工作的组织领导。各部门要明确职责分工,密切配合,形成工作合力,确保防治工作顺利开展。
(二)强化人员培训
后勤处、学工处等部门要组织相关人员开展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等虫媒传染病防治知识和技能培训,使其熟悉疫情防治政策、掌握防治措施和应急处置流程,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
(三)严格监督检查
加强对各部门疫情防治工作的监督检查,定期对防治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对工作不力、落实不到位的部门和个人,要进行严肃问责,确保各项防治措施落到实处。
(四)加强沟通协调
保持与属地疾控部门、医疗机构的沟通协调,及时获取疫情防治的最新信息和专业指导。同时,要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及时通报学校疫情防治情况,争取家长的支持和配合。
后勤处
2025年8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