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旅游职业学院体育部文件
体育部〔2025〕4号

江苏旅游职业学院
体育运动队管理办法(修订稿)
第一章 总则
运动队不仅是展现学校竞技运动水平的窗口,还丰富了校园文化建设,提升了学校的知名度,更是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增强团队凝聚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为了顺应高校竞技体育的发展趋势,进一步完善我校运动队的训练工作,提升竞技运动水平,规范运动队管理,确保训练工作符合学校总体规划和党代会的总体部署与要求,促进运动队的健康发展,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此制定本办法。
第一条 加强运动队的建设与管理,对提高我校的运动竞技水平、推动校园精神文明建设、提升我校的知名度有重大意义。我校运动队训练纳入教务处教学管理体系中,具体的训练与管理由体育部负责,学校体育工作委员会与教务处对运动队的训练进行检查与监督。
第二条 我校运动队训练实行体育部直接领导下的教练员负责制。体育部应关心支持教练员工作,教练员、运动队队员应服从体育部的管理。教练员按本办法进行队伍管理,未明事项由教练员按程序报告体育部研究决定。体育部无权决定的事项或无法解决的事情,报经学校决定。
第三条 运动队教练员和运动员享有本办法规定的权利,承担本办法规定的义务。教练员有权依照本办法对运动队进行业务指导和训练管理。运动员应服从教练的指导和训练管理,刻苦训练,争创佳绩。
第二章 运动队的设置
第四条 运动队训练项目的设置,必须依据我校运动队的实际情况以及省大学生体育协会竞技体育比赛安排等因素综合考虑。成立竞技体育运动队必须同时达到以下3条要求:
1.有固定的比赛任务:包括教育部、体育总局、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江苏省教育厅、省体育局、省学生体育协会下发的每年高校体育竞赛计划中有比赛任务的项目,以及四年一届的省运动会、市运会项目。其他比赛必须由教练在赛前半年提出申请报体育部审核,经体育部批准方可参赛。
2.有合格的教练人选:有一定带队经验,对省高校该竞技项目发展水平和现状有清晰了解,具有较全面的专项运动训练理论与实践知识的竞技体育教练。
3.具有场馆设施保证:现有场地设施必须能够保证竞技体育训练的需求。
第五条 运动队设置程序。每个运动队原则上只配一名教练员。有意愿承担教练工作的教师个人须向体育部提出申请,经主任同意,上报体育部审核批准后设立。教练岗位的聘任原则上以1年为一个周期进行。对于新进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由部门研究决定其中途上岗的可能性。
第六条 运动队教练岗位设置与队员人数根据学校对竞技体育工作要求和运动员竞技体育发展规划确定。各竞技体育项目运动队教练员岗位和运动员人数确定如下(条件成熟一个成立一个):
序号 | 队 名 | 人数 | 岗位数 |
1 | 男篮运动队 | ≥15 | 1 |
2 | 女篮运动队 | ≥15 | 1 |
3 | 男足运动队 | ≥22 | 1 |
4 | 女足运动队 | ≥22 | 1 |
5 | 羽毛球队 | ≥10 | 1 |
6 | 乒乓球队 | ≥10 | 1 |
7 | 网球队 | ≥10 | 1 |
8 | 操舞队 | ≥15 | 1 |
9 | 健身健美队 | ≥12 | 1 |
10 | 田赛队 | ≥10 | 1 |
11 | 径赛队 | ≥10 | 1 |
12 | 民族传统体育(龙狮) | ≥15 | 1 |
13 | 橄榄球队 | ≥22 | 1 |
14 | 飞镖 | ≥15 | 1 |
15 | 排球 | ≥15 | 1 |
16 | 健身指导(学生技能大赛) | ≥10 | 2 |
17 | 体育活动设计与设施(学生技能大赛) | ≥10 | 2 |
第七条 各运动队训练指导时间的确定及工作量核算
1.学期训练周数按每学期16周计,每学期从第二周开始训练至第十七周结束,有比赛任务的队训练至比赛结束,寒暑假训练必须另行提出报告。
2.年度训练工作总量核算按照实际总量封顶,每学年封顶总量64个课时,寒暑假训练工作量另行核算。
3.运动队日常的训练工作纳入教学监管。
4.教练员竞赛奖励按照学校最新的相关文件执行。
第三章 运动员队外出参赛规定
第八条 我校运动队原则上以参加省教育厅、省学生体育协会组织的列入年度体育竞赛计划的各项比赛为主,以中国大学生体协(分会)、省体育局、省体育总会组织的各类比赛为辅(原则上优先考虑奥运项目、特色和优势项目等),其他如有与我校体育特色和优势项目密切相关的,也是我校体育发展所需要的,则在学校经费条件允许下由教练员提出申请,报主任签署意见,经部门会议讨论后再定能否参赛。
第九条 各运动队原则上一年不超过两次外出参赛(同类性质但不同级别的赛事除外),代表扬州市或行业系统参赛的情况不受此限制。
第四章 运动员管理
第十条 运动队面向全校招收队员,凡符合条件并经选拔合格的在校学生都可参加运动队的训练。
1.运动队队员必须具备的条件
(1)本校注册在校学生(继续教育类学生除外)。
(2)政治上要求进步,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思想作风表现好,团结同学,热心服务。
(3)经体格检查,身体健康,运动成绩优秀。
(4)能完成所学专业的学习任务。
2.运动员队员的选拔
(1)新生入学后,由体育部委托各教练员负责选拔,按各运动队的专项要求进行选拔。
(2)新选拔的队员在经过一个月的试训后,由各教练员在每年10月份上报运动队的初步名单。
(3)一、二年级的运动队队员可随教练员班级一同上体育课,以打好素质和技术基础,并发挥骨干作用。
第十一条 运动员必须按照体育部的要求完成规定的训练、比赛任务。
1.运动员守则:
(1)热爱运动训练,树立为学校争光而刻苦训练的精神,不怕苦、不怕累,创造优异成绩;
(2)自觉参与训练,严格遵守教练安排的训练计划,不无故缺席,如遇特殊情况需请假,应履行相关手续,确保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训练任务;
(3)服从教练的安排,发扬拼搏精神,赛出风格,赛出水平。
2.运动队有比赛任务学期原则上在赛前每周训练3—4次;无比赛任务学期原则上每周安排至少1—2次训练;每次训练均不少于90分钟,正常情况每学期训练16周;如无比赛任务和特别需要,节假日和寒暑假原则上不集训。
3.运动员在对外比赛中,违反比赛纪律视同违反校规,可依据学校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4.运动员没有得到体育部的许可,不得代表外单位比赛。
5.运动员应爱护训练场地和器材,对于故意损坏者,将依据学校相关规定追究责任并赔偿相应损失。
6.为了减轻运动员参加竞赛活动的压力,确保其能够正常训练和顺利代表学校参加重要比赛,各学院应提供必要的专项运动训练支持。
第十二条 校队队员必须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不能搞特殊化。在完成好训练和比赛任务的同时,认真参加文化课学习。完成三年学业且成绩合格者,才能准予毕业。
第十三条 运动员在考试阶段如遇比赛,需经体育部证明、所在学院批准并报教务处同意可以缓考。运动员因参与训练和比赛,其学期综合考评不应受到影响,且应依据其比赛成绩给予合理加分。
第十四条 运动员参加省级以上比赛获奖者,可以获得当年的体育课成绩加分。加分标准为:参加全国比赛获前八名者,体育成绩直接为99分(封顶),参加省级比赛取得1/2-4/5-8名者,体育成绩分别给予15/10/5分的加分,同时建议运动员所在学院给予其一定的奖励和加分。
第十五条 运动员未经体育部和教练员许可,擅自代表其他单位参加比赛,或不服从教练员管理,不按规定代表学校参加比赛,不得享受本办法规定的各项奖励政策,并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处分。
第五章 教练员管理
第十六条 教练员由本人提出申请,经体育部同意方可上任,并服从体育部的管理和安排,对不服从管理和不认真训练、训练效果不佳的教练员,应及时停训和更换教练。
第十七条 教练员需严格按照每学期部门所制定的训练时间计划表,精心制定学期训练计划。记录每次训练队员出勤情况,学期结束如实上报训练次数与训练小结,参加比赛后及时上交运动队比赛相关资料。
第十八条 教练员应认真履行工作职责,遵守学校的管理规定,以身作则,全面关心队员,坚持从难从严从实际出发进行训练。连续2年没有完成比赛目标任务,取消教练资格。
第十九条 教练员须定期向体育部汇报运动队的训练情况,并在日常工作中遵守以下要求:
1.教练员在训练前要认真备课,准备训练计划,并于训练课前5分钟到场,准备场地、器材,训练开始和结束按照训练计划要求执行。
2.各队按规定场地和时间进行训练,如有场地、时间变动或因故不能训练者,及时向体育部汇报并得到批准方可。
3.训练时教练员必须穿运动服、运动鞋,每次训练课要按计划完成训练内容,停训需报部门分管领导备案。
第二十条 比赛结束后一周内及时上交相关比赛材料:秩序册、成绩册、获奖证书扫描件(要求按姓名-参赛项目-名次完成扫描件的重命名工作)、比赛新闻稿、相关精彩照片、赛后总结等。
第六章 运动队领队职责
第二十一条 运动队外出比赛的领队原则上由部门领导担任,必要时可扩大到教研室主任一级担任。
第二十二条 领队职责:带运动队外出应确保全体运动员人、财、物的安全;负责参加比赛领队会议,做好教练员、运动员的思想工作;为运动队做好后勤保障工作,解决比赛中出现的一些实际问题。比赛中对本队在比赛过程出现的问题如有抗议的则由领队向大会仲裁委员会用书面形式提出。
第七章 附则
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即日起实施,由体育部负责解释。
附件:教练员岗位申请表
江苏旅游职业学院
教练员岗位申请表
姓名 | | 性别 | | 照片 |
政治面貌 | | 职称 | |
申请岗位 名称 | |
个人简介 (特长或专业优势) | |
年度比赛 目标 | 签字: 年 月 日 |
体育部意见 | (盖章) 年 月 日 |
江苏旅游职业学院体育部 | 2025 年 5月 20 日印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