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江苏旅游职业学院烹饪科技学院“勤馔文化”志愿服务队作为团中央指导的“绿色长江 青春护航”暑期社会实践重点团队,深入长江流域江苏段开展“长江味道·青春守护”主题实践。通过水域生态考察与饮食文化遗产调研的双轨并进,这群“00后”志愿者以专业视角解码长江文脉,为长江保护与长江饮食文化传承注入青春力量。
“生态课堂”开进长江执法一线
7月22日,团队走进长江航运公安局南京分局仪征派出所。在长江“十年禁渔”政策背景下的执法最前沿,水上警务队副队长吴宇昕向同学们展示电鱼器、绝户网等非法捕捞工具,剖析典型案例中“绝户式捕捞”对生态链的毁灭性危害。
乘巡逻艇溯江而行,同学们化身“生态记录官”。镜头敏锐捕捉着江面盘旋的候鸟群、江岸蓬勃生长的芦苇丛。航行途中,民警详细介绍了长航公安在打击非法捕捞、防控水道污染、保障航道安全等方面所取得的显著成效。尤为打动人心的是民警讲述的长江渔民故事:在“十年禁渔”政策引导与政府有力扶持下,代代相传的捕鱼人成功转产转业,从“靠水吃水”转向“依水护水”,主动投身长江生态守护者的行列。队长于轩深受触动:“人退鱼进水清,这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图景。”
在巡逻艇停靠点,深受生态故事鼓舞的队员们,结合烹饪专业特长进行了一项特别创作——以长江特有保护动物为原型,妙用非遗“面塑”技艺,现场捏塑出江豚、鲥鱼等一批形态逼真、生动可爱的珍稀物种形象。这不仅是一次技能展示,更是队员们对长江守护的深情“塑”说。
千年盐都寻味“舌尖上的长江”
团队探访十二圩历史文化旅游区,这里汇聚了长江文化、盐运文化、饮食文化、红色文化等多种元素。在“江上盐都”文化展示馆,盐运图谱与斑驳船具见证“黄金水道”繁华往昔,也让学生们清晰把握了“长江—运河—盐运”交织的文化脉络。
“十二圩盐帮菜” 作为一种根植长江沿岸、凝聚码头工人和船夫生活智慧的特色饮食,它是长江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队员们穿行于古色古香的巷陌,在当地百年老店“迎春酒楼”寻觅地道风味,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的同学围绕“长江流域饮食文化特点”与酒楼负责人和厨师长就“十年禁渔”背景下江鲜菜的传承与创新进行深入探讨。

舌尖与生态的双向奔赴
基于扎实的田野调查与素材积累,团队将实践中的珍贵影像、动人故事、非遗烹饪技艺以及初步数字化成果,转化为生动鲜活、易懂易记的社区宣讲内容。借助科技赋能与文化创新双轮驱动,这群烹饪学子正致力于让古老的长江饮食文化在数字时代焕发新生、触手可及,点燃公众守护“长江之味”的热情与行动,真正实现非遗技艺的活态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