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岩松,男,汉族,中共党员。2017-2020年就读于江苏旅游职业学院,曾担任173烹调工艺与营养班团支书和烹饪英语社社长一职。在校期间荣获国家励志奖学金、校一等奖学金、优秀团员、优秀毕业生奖等荣誉。
2020年以江苏专转本专业第一名成绩考入于扬州大学旅游烹饪学院烹饪与营养教育专业,担任烹饪201班班长、学习委员等职务,专业课成绩每学期均为班级第一。本科在校期间荣获国家励志奖学金、学业优秀奖、校优秀毕业生等荣誉。
2022年以全国研究生考试专业综合排名第一名的成绩考取扬州大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理学)专业,曾担任营养22研班学习委员一职,专业课成绩班级第一。研究生期间,以第一/第二作者发表北大核心论文及SCI论文共计5篇,参与发表论文共计6篇。读研期间,连续两年获得校研究生学业一等奖学金。2024年以第一名成绩通过常州市“优才计划”,拟就职于常州市某高职院校担任烹饪专业教师。
迷茫觉醒:专科生活的转折点
在考研的人群之中,他和大多数考生不太一样,因为他是一名专转本的学生。2017年9月,陈岩松同学考入了江苏旅游职业学院烹调工艺与营养专业。但他并没有被录取时的喜悦,因为他高考失利了,也曾一度陷入低迷的情绪之中。但作为班主任的谢海玲老师告诉他:“既来之,则安之”,于是拥有着较好基础的他,为弥补高考时的遗憾,决心参加转本考试,并把扬州大学设为考研目标。

破釜沉舟:转本与考研备考的努力
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陈岩松每天在图书馆里心无旁骛、刻苦钻研。他早已习惯了与黑夜相依相伴,在朦胧的月光轻洒之下,亦或是在柔和的灯光晕染之中,他的身影始终专注而执着,成为时光里一道独特的风景。回到宿舍,为了不打扰舍友,他常常带着板凳,手捧英语书在走廊默默学习。他不为英语四级驻足,径直投身六级学海;亦不因专转本停步,直面考研真题挑战。在旅院求知征程上,他刷完历年来的考研英语真题。于他而言,或许在旅院最刻骨铭心的往昔,便是那楼道灯光下默默求学的孤勇身影。
破茧成蝶:研究生阶段的蜕变与成长
备考研究生期间,陈岩松每天上完7小时的专业课,满身油渍仍坚持自习到深夜。他利用零碎时间背单词,最终以综合第一的成绩,考入扬州大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专业。入学后,他放弃暑假,提前跟着导师进组,但陌生的科研环境让他举步维艰。当导师将“炒饭”定为其毕业论文课题时,更引来质疑,与其他同学“高大上”的课题相比,他陷入迷茫,科研进度停滞。直到导师的话点醒了他:“普通的东西也需要有人研究。”此后,陈岩松全身心投入,通过上百次翻炒确定烹饪参数,深入研究大米制作流程,跨校区开展实验。最终,他的研究成果登上国际SCI期刊,获国际学术论坛表彰,吸引近200万人关注,被大家称为“炒饭博士”。这段经历让他明白,接受平凡却不局限于平凡,即使是普通的炒饭,也蕴含着中华饮食的智慧与哲学。

从专转本考试第一到硕士研究生考试第一,从高中的文科到本科的工科再到研究生的理学,陈岩松用行动证明,学历的起点并不能决定人生的终点,关键在于是否拥有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毅力和不懈的努力。他的成长蜕变历程,犹如一盏明灯,激励着学弟学妹们勇敢追梦、奋力前行,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书写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