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科研

科研动态

首 页 > 教研科研 > 科研动态 > 正文
关于开展学校教学成果奖评选的通知

各二级学院(部)、机关各部门:

为全面总结和表彰我校教学建设和改革取得的优秀成果,并为申报省级、国家级教学成果做好培育工作,根据国家、江苏省教学成果奖励办法规定和《江苏旅游职业学院教学成果奖评选与奖励办法(试行)〔修订〕》(苏旅院教务〔2020〕1号)等文件精神,经研究决定组织开展江苏旅游职业学院教学成果奖评选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对象

我校从事教学工作一线的教师、教学管理人员、教学辅助人员,在教学研究与改革、教学管理、教学基本建设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果的集体和个人均可申报。

二、评选范围

评选范围为学校教师近年来取得的反映高职教育教学规律具有独创性、新颖性、实用性,对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实 现人才培养目标效果明显的优秀教育教学成果,一般需具备以下条件:一是具有突出的育人价值和鲜明导向,教育理念先进,符合教育发展规律、学校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成长规律;二是具有较强创新性、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在围绕教学改革、建设与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上有所突破,有原创性、集成性的成果,并经过一定时间的教育教学实践检验,取得明显实效;三是具有示范性和指导推广作用,取得较高认同度,在本省或本校产生积极影响。其主要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1.在坚持立德树人,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2.在人才培养方面,通过深化产教融合,优化课程设置,实施专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有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方面的研究成果。

3.在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探索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4.在充分发挥劳动育人功能,紧跟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体现时代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鼓励创新创造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5.在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髙尚的道德情操、塑造美好心灵,弘扬中华美育精神,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6.在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优化专业结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建设、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技术创新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7.在实验实训策划、开发和校企合作的体制、机制方面的探索,在加强实验、实习等教学基本建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成果。

8.在推广应用现有教学成果的基础上,在实践中进一步创新,并显著提高教学效益和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9.在探索教学研究,促进广大教职员工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提供理论支持、科学依据和政策建议的成果。

10.在组织教学工作、推动教学及教学管理机制改革,加强教学质量保障工作、实现教学管理现代化、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和教育信息化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三、奖项设置

本次教学成果奖评选设置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个层次,特等奖获奖数量不超过申报项目总量的10%,一等奖获奖数量不超过申报项目总量的20%,二等奖获奖数量不超过申报项目总量的30%,具体数量根据评审结果确定,可以空缺。

四、申报要求

1.每项成果申报人署名原则上不超过5人。

2.所申报的教学成果均应经过两年以上的实践验证。检验时间指教学成果正式付诸实施或试行的时间,不含研讨、论证时间。

3.已获教育部或江苏省高等教学成果奖的成果,或获得各部委及教(行)指委教学成果一等奖的成果,本次不再申报。

五、材料报送

1.申报具体要求按照《江苏旅游职业学院教学成果奖评选与奖励办法(试行)〔修订〕》(苏旅院教务〔2020〕1号)执行。

2.需提交的材料如下:

(1)附件2:江苏旅游职业学院教学成果奖申报表。

(2)成果报告(不超过3000个汉字)。

(3)教学成果支撑材料1套(编印目录)。

3.凡符合评选范围及申报条件的教学成果,由申报人(团队)向所在学院(部)、部门提出申请,各单位组织推荐,于2025年2月21日前将材料电子版发送至:282952520@qq.com,联系人:李平,电话:13952795432。

附件1:江苏旅游职业学院教学成果奖评选与奖励办法(试行)〔修订〕

附件2:江苏旅游职业学院教学成果奖申报表

附件3:江苏旅游职业学院教学成果奖总结报告

附件4:江苏旅游职业学院教学成果奖佐证材料

附件5:江苏旅游职业学院教学成果奖推荐汇总表

教务处

2025年1月28日

地址:江苏省扬州市毓秀路88号邮编:225000电话:0514-87431881传真:0514-87431883邮箱:service@jstc.edu.cn

版权所有 © 2025 江苏旅游职业学院-烹饪科技学院学校官网:www.jstc.edu.cn苏公网安备 321001020101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