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探索祖国之美,筑梦饮水思源路”研学活动开启,一支总计320人的研学团走进了江苏旅游职业学院烹饪科技学院。这支团队由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丹江口六里坪小学的260名朝气蓬勃的学生与60名热情洋溢的老师共同组成,相较于去年160人的规模,今年人数几乎翻了一番,足见此次活动的重要影响力。此次活动旨在让学生们走出课堂,走进实践场地,亲身探寻淮扬美食扬州炒饭的制作技艺,感受中华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
扬州炒饭,作为淮扬菜系的璀璨明珠,其选料严谨、制作精细、加工讲究,更在配色上独具匠心。炒制完成后,米饭颗粒分明、软硬有度、光泽饱满,口感鲜嫩滑爽、香糯可口,令人回味无穷。
活动伊始,烹饪科技学院五位老师现场示范并详细讲解扬州炒饭的制作技艺。他们从选材的精挑细选、刀工的细腻入微,到火候的精准把控,每一个环节都娓娓道来,让学生们听得如痴如醉。面对如此庞大的研学团队,五位老师毫不吝啬地分享着自己的烹饪心得,力求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有所收获。学生们聚精会神地观看老师的操作,眼中闪烁着对烹饪技艺的渴望与好奇。他们不时发出阵阵惊叹,对扬州炒饭的制作技巧和注意事项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相较于去年,今年参与活动的学生人数大幅增加,课堂上的互动也更加热烈,学生们的学习热情高涨,现场气氛异常活跃。
教师示范结束后,学生们迎来了期待已久的实操环节。老师们和志愿者们有条不紊地引导学生们有序入场。在老师与志愿者的悉心指导下,260名学生虽然手法不够娴熟,但都在努力中圆满完成了自己的扬州炒饭作品。品尝着自己亲手制作的扬州炒饭,学生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那是一种劳动的喜悦,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
此次研学活动不仅是一次烹饪技艺的实践课堂,更是一场跨越地域的文化传承之旅。来自北京与湖北的师生们通过亲手制作这道扬州经典美食,深切体会到“一粥一饭,当思来处”的劳动价值,更在心中种下了传统饮食文化的种子。活动主办方表示,未来将继续发挥专业优势,打造“行走的课堂”,让更多青少年在实践中感受中华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让非遗技艺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
随着320名师生共同举起承载劳动成果的餐盘合影留念,本次研学活动圆满落下帷幕。这场融合了技艺传承、劳动教育与跨地域交流的实践活动,不仅为学生提供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平台,更以美食为桥梁,架起了文化认同与情感共鸣的纽带,让“饮水思源”的传统美德与“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